有一种河南人,骨子里刻着民族大义

2020-02-09   豫记

武汉疫情自爆发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在全国经济几乎暂停的情况下,河南企业纷纷站出来,用行动捍卫了“民族大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超市捐资5000万现金或物资用于此次抗击肺炎疫情的防治;一家河南餐企,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的拿出500万现金和价值200余万品质食材和消毒防护物资进行捐助;一家养猪起家的企业捐资2亿,成为中部六省最大的一笔捐赠……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灾难面前,河南众企业如接力赛一般,一棒又一棒的奔赴在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跑道上。


王又又 | 文


“河南从来没有赢过一场网络暴力,但却从来没有输过一场民族大义。”

身为河南人的你,是否真正知晓这句话中的含义?


01

国难当头

不是所有企业

都有魄力“牺牲一切”

对于河南省以外的而言,很少人知道胖东来。胖东来落地河南的三四线城市——许昌和新乡两处,经营以百货商店为主。

就是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在此次疫情爆发的国难当头,一举捐资5000万现金或物资用于此次抗击肺炎疫情的防治,震惊众人。

胖东来超市


随后,其老板于东来还公开表示,疫情期间,超市所有蔬菜均按进价销售。

一时间,关于胖东来的消息通过手机这一小小屏幕,铺天盖地的向我袭来。很多人惊讶于一个出了许昌和新乡便没有人知道的超市,一年挣都不一定能挣5000万,是怎样的魄力,促使其老板做出这样的举动?

抗击疫情,各企业对武汉的捐款单


其实,这并不是胖东来第一次在国难前伸出援手。


2003年的非典时期,于东来捐了800万;那时候的800万对于一家年轻的企业来说,可谓天文数字。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又捐了820万元,仅次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与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

在1月27日的公司会议上,于东来公开表示,“可以牺牲一切”,配合政府安排,以大爱之心,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抗击疫情事务。


胖东来超市声明 疫情期间蔬菜按采购价销售


近五年来,受电商影响,传统零售业举步维艰,连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都不停关店,但于东来竟然捐了5000万,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义举呀!


02


泥足深陷

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这才是河南餐饮行业的标杆

还有一家河南企业,叫做巴奴。

众所周知,疫情之下,首当其冲的就是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都处于一个暂停状态,尤其是餐饮,基本上都闭门歇业。

在全国拥有400多家店的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曾大声疾呼: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西贝)将损失营收7-8亿元。更让贾国龙担心的是,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从1月27日起,巴奴全国65家门店全部暂停营业,对于最需要现金流的餐企来说,这场疫情意味着灭顶之灾!

巴奴毛肚火锅 图片来源:巴奴官博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这个春节,巴奴将产生差不多6000万的营业额,如果计算到元宵的话,是1.15亿的金额。

而如今,受疫情影响,春节放假十多天以来,巴奴不仅颗粒无收,房租水电、食材生鲜、人工成本,都是压在巴奴压在杜中兵身上的一座座大山。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巴奴在积极采取“自救”的同时,依然第一时间加入援助抗疫行动:

“巴奴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另外向武汉以及河南省各地市捐赠价值200余万品质食材和消毒防护物资,向政府提供仓储冷库,以及全国5000余名员工随时待命,全力协助政府支援工作。”


巴奴向湖北及河南各地捐赠物资 图片来源:巴奴官博


据悉,这是目前餐饮类企业力度最大的。

紧接着,巴奴的配送车,将一批批水果、蔬菜、消毒防护物资,无偿捐给武汉青山区慈善会、无锡以及河南省各地市防控医院、社区、派出所、街道办、消防大队、敬老院等。

巴奴给一线工作人员送果蔬 图片来源:巴奴官博


我实在没有想到,巴奴泥足深陷时,居然还能不顾自身安危,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向外界施以援手,并且力度之大让人震惊。

要知道,餐饮是个净利润很低的产业,所有挣的钱都是靠着精打细算,一盘盘端出来的。

直到我看到了巴奴的老板杜中兵说过的一句话,仿佛才理解了,巴奴的“出乎意料”,其实“早已注定”。

“这就好像古代发生了饥荒。我们家还有余粮,不能见死不救啊,大家都活一天是一天,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

这样的话,让我想起了过去的乡绅,他们把自己的能力转化为对乡邻要承担的责任,危难面前,永远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守护乡民。

巴奴志愿者积极参与防疫行动 图片来源:巴奴官博


就在运载着丰厚物资的车辆驶向武汉的前一天,杜中兵发了一条微博:“出现这样的灾难,其实餐饮行业最难,最少也要准备6个月的工资房租,多数企业扛不住。但我还是觉得社会养育我们18年,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点什么,先做了再说……”

“先做了再说。”

国难当头,很多企业还在陷于自救之时,杜中兵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救他。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墨子说过的一句话:“任(侠),士损己而益所为也。”

一家自身难保的火锅店,在灾难面前为社会做出如此贡献。即便此刻它不赚钱,但让每一个河南人都愿意在疫情结束后去吃一次。


03


“自救”还是“他救”

河南“侠商”早已用行动

作出了选择

除了胖东来、巴奴,还有很多河南企业值得我们铭记:

牧原股份及秦英林、钱瑛夫妇,捐款2亿元。

建业集团,捐款1000万。

郑商所,捐款900万。

中原银行,首批捐款600万元

中铁隧道集团,捐款500万元。

河南矿山集团,捐款390万元。

宇通客车向武汉疫区紧急捐赠价值350万元的10台负压救护车

……

河南很少有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但在国家危难之际,河南企业有的是 “不惧牺牲”,有的是“倾囊相助”。

1月30日,南阳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捐赠1亿元人民币。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秦英林、钱瑛夫妇计划捐赠1亿元,共计2亿元捐赠。

牧原股份及秦英林、钱瑛夫妇 捐款2亿元


要知道,这不仅是河南抗击疫情以来最大一笔捐赠,更是湖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中部六省中最大的一笔捐赠。

但与字节跳动、美团这样互联网界的头部企业相比,牧原股份只是一个养猪发家,至今仍奔赴在畜牧养殖道路上的一家河南企业啊。

当然,河南有些企业并没有直接捐现金,而是拿出更直接的物资奔赴前线。河南作为“中国粮仓”,集结了很多食品企业,这些企业在疫情爆发之初便行动起来,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封城之后的市民提供生活物资。

还有三全,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与武汉方面积极联系,向其捐赠2600箱价值40余万元的自加热米饭等食品。


2月3日,三全又捐助了4600箱速冻水饺;同日,双汇集团捐助19000箱火腿肠;思念食品捐助4600箱速冻汤圆。截至2月5日,我省三大食品龙头企业共捐出2.82万箱、123.7吨食品,支援武汉抗疫。

望着这一个个数字,我内心不禁血脉翻涌。国难面前,这些河南企业用行动,守护着“民族大义”,这值得每一位河南人骄傲和感动!


04


河南从来没有输过一场

民族大义

河南省有将近1.1亿的人口,差不多每14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河南人,全球每70多个人里就有一个河南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很多人对于他们的认识却仅限于负面一层。

曾几何时,“网络黑”成为悬在河南人头上的魔咒。

然而,在这场疫情中,河南人让全中国知道了什么叫做“硬核”、什么叫做“河南的作业”、什么叫做“河南的省长”……


“河南没赢过一场网络暴力,但没输过一场民族大义”,这一刻我才深刻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白岩松说,中国什么样,河南就是什么样。

河南就像中国的大儿子,有着坚实的臂膀,有力的胸膛。扛起照顾家人的担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埋头干活,无所谓流言蜚语。


在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中间,胖东来、巴奴、牧原这样的河南“侠商”,用行动作出了选择。

我相信,作为一名河南人,只要这份“侠义”在,无论身在地球哪个角落,我们都能自信地喊出那句话:

“咱河南人,真中!”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豫记·专注河南乡土文化,甄选优质河南特产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记精选好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记好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