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最美的时光,莫过于此时枫红银杏黄的季节。日光温润,满目缤纷,天高和爽,桂花馥郁,风乍起,渐现肃然沧桑。不去古都看一看,怎么能算过秋天?
清华大学秋景。图/视觉中国
北京的秋天太短了。夏季刚过,冬季又急促而至,
夹在中间的秋被寒戚戚的雨一打而过。
虽然如此,它仍旧是许多北京人最爱的季节。
秋风习习,日光倾泻,
蓝得清透的天空下摇曳着片片银杏,
红墙黄叶,万分明媚。
再怀揣一袋儿糖炒栗子,这就是最逍遥的时刻了。
秋色笼罩着潭柘古寺。图/视觉中国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稳坐西山的潭柘寺已有1700余年历史,
经历过十数王朝更迭,可以说是北京的源头。
“帝王树”和“陪王树”在寺中静静伫立,
林立的佛塔,巍峨的殿宇,完好的明清风貌古建筑群,
在秋风里静静守候着北京城的安宁。
而穿越在北京的胡同,又是另一番秋天景象。
幽幽的四合院、沿街小贩的吆喝声、
闲庭信步的老人们、余音悠长的鸽哨儿……
这是北京秋天独有的风情,是皇城根里浓浓的京味儿。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着洛阳秋?” 图/视觉中国
洛阳城一入秋,便渐染上肃然萧瑟,
些许怅然、些许思念,
或许这才是九朝古都真正的模样。
洛阳秋虽短暂,但仍值得人们去追赶留恋。
广被乐道的洛阳八景之一“洛浦秋风”,
即洛水沿岸的秋日景观。
洛阳市东10余公里处,
坐落着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民间“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
便是白马寺钟声与洛阳城内钟楼之钟的共鸣奇景。
洛阳城的古意,也尽在这悠扬马寺钟声里、
寺院红墙之上、秋叶缤纷的色彩之中了。
不同于印象中西北秋季的天高爽朗,
这时候的西安,却是秋雨缠绵。
沧桑的厚重感,
也自然而然爬上了这座十三朝古都的眼角眉梢。
想来,这便是盛唐遗风的模样了吧,
这里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秋天的西安,和古寺最配。
距市区30公里处的古观音禅寺,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终南山千年古刹之一。
寺中的古银杏树下,落满的秋叶如同一层薄毯。
风吹过,便卷起一地金黄翩跹。
据传,这棵树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
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
与大雁塔比邻而居的大慈恩寺为皇家寺院,
每年及至深秋,寺中不仅洒满银杏,
还能赏火红如朝霞的枫叶。
金陵秋色。图/视觉中国
南京的秋颇为安静,来得悄无声息。
阳光温柔如斯、空气清新舒畅。
十一月下旬的晚秋时节,满城秋景最盛。
秋意正浓,巴掌大的梧桐叶片片飘落,铺成一地金黄。
看到梧桐树,便想南京城。
法国梧桐是南京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痴情种子”老蒋为宋美龄种下宝石项链状梧桐树的故事,本是历史上没有的事儿。图/视觉中国
南京人对法国梧桐极为偏爱。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
城里陆续栽种两万棵悬铃木(即法国梧桐)。
从此梧桐成为南京的标志之一。
梧桐让南京充满温情,
相去不过百年的民国旧景又是别样滋味。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200多座兼容古今中西的别墅和高级住宅,
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这里的秋色,可谓民国第一景。
要感受南京的秋意,前朝古迹必不能少。
南京城东北20多公里处的栖霞山,
入秋后,漫山红叶,层林尽染。
这座历史名山,如同半部金陵史,
见证着六朝古都的兴衰。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苏州城,
每至秋天更具“苏式韵味”。
姑苏寺庙多,最美是西园。
相较于大名鼎鼎的寒山寺,
这里显然要低调许多,独守一片宁静之地。
西园寺始建于元代,也名“戒幢律寺”,
曾是盛极江南的古刹。
秋天的西园寺,廊院幽幽,曲径环绕,满地落英。
秋叶静美,大抵就是这般景象。
苏州大学,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这里的秋色,颇具民国韵味。图/视觉中国
除此外,还有”江南胜境“天平山的片片红叶、
拙政园中娴静蕴藉的枫树、
苏州大学洒满一地的银杏、
太湖边上随风摇曳的芦花……
满目美景流连,耳边吴侬软语馨香,
秋天的苏州可谓“诗情画意”的典范。
自古文人雅客,最爱是杭州。图/视觉中国
杭州的秋,最美就是那一树一树的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每及金秋,满城桂花如雨,
“未见花色,先闻花香”。
赏桂花,嗜桂如命的杭州人自有心中首选,“满觉陇”。
自明代起,此处便是杭州桂花最胜之地。
这一带家家植桂,村民们“春做茶、秋打桂”,
沿街摆满桂花藕粉和桂花栗子羹的摊铺,
吃一口桂花味儿的秋天。
五云山西面山麓的“云栖竹径”,
有着杭州最早的桂花群。
这里曲径通幽、远离繁华,只一条路通往竹林深处。
同时伴有桂香飘渺,桂花景致更是别具风情。
秋意正浓的还有龙井山,
入秋后,漫山开遍银杏红枫,
茶林清新,清泉叮咚。
来碗桂花龙井,最知江南秋味。
佛门净地,光影醉人。图/视觉中国
秋声、秋色、秋味、秋意,古都的秋,在静默了千年的时光里荡漾,牢记着时间和匆匆来往的人的模样。在你的记忆深处,有古都的秋哪些遗忘不掉的影子呢?
文丨Sa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