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能量场,决定了你生活的状态。
1
相同的起点,有的人活得越来越好,有的人活得越来越差。
作家毛南讲过自己的故事:
刚毕业那会,他有两个坏习惯;熬夜和购物。熬夜,是为了打游戏,结果是,第二天起不来,总是迟到,没精神,工作也做不完。
今天的推到明天、明天的推到后天,结果每天都在加班,就是不不打游戏了,也还要加班,但工作还做不好,一年下来没长一毛钱工资。
他也喜欢购物,但工资不涨,没钱。怎么办?开信用卡,工行的、建行的、农行的……四五张,拆东墙补西墙,卡里的钱越欠越多,连过年的车票钱都没有。
三年下来,没存到一分钱不说,还欠下四张信用卡,越滚越多,每个月发下来的工资还不够还贷,而且一直循环下去。
他这才发现,从一开始,自己的生活就处于一种负循环的生活状态:熬夜——没精神——工作做不完——再熬夜;购物——没钱——开信用卡——购物——又没钱。
- 所谓的负循环,指的是当下的生活状态、所作所为,对自己是透支的,而不是增值的。
三个维度最能体现:工作、身体与金钱。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是在过有增值的正循环生活,还是在过透支的负循环生活。
2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3%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00—2000元,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
关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
63.7%的受访者认为是受超前消费观影响,62.0%的受访者直言是攀比心虚荣心作祟。88.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亟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这个数据很惊人。
因为有一大批的大学生,在还没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前,就提前将自己的生活状态拖进负循环之中。
一个真实的例子:
厦门,一名华厦学院的大二女生,用手机拍下自己的裸体,在多个借贷平台贷下257笔欠款,总计57万985元,无力偿还,父母被威胁,裸照被散布。女子走投无路之下,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可是这一次,我真的觉得很累,你说眼不见为净,那我只好消失在你的眼前,不让你心烦了,是啊,你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女儿……”然后焚炭自杀。
这样的新闻总能见诸报端。
中国年轻的人负债情况并不乐观。
报道称:中国18岁到35岁的一代,对信贷消费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一代身背的债务,竟达到了他们月收入的18.5倍。
超额消费只能带来两个后果:
欠更多的钱,开更多的信用卡,把自己拖死;满足欲升高,下次消费时,你必须花更多钱买更好更贵的东西,才能满足你对消费的欲望,如此循环。
只有年轻人才会相信,越爱花钱的人越有钱。
花钱和挣钱,永远是两码事。
超额消费只会让你变得更穷,仅此而已,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有意义的增值,和投资相差了几亿个层级。
- 超额消费,就是负循环。
3
《半岛晨报》的报道,在中国,每年有60万的人因过度劳累致死,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其中,男性居多,IT业过劳死的年龄最低。直接死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并、心肌病和脑出血。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加上长期缺乏锻炼,导致一大批年轻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劳动的收益,就已经过劳而死。
去年6月,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乘坐地铁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同事称,这几年工作太拼,长期加班熬夜。
2015年3月,深圳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的马桶上,仅36岁。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点,又接着上班。
类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中国人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境地,各类重大疾病,不断上升,并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2016年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提醒,在中国,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罹患癌症,一个罹患糖尿病,至少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指出:
有七成的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的亚健康比例高达76%,这些人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将有2/3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还觉得自己年轻无所谓,熬夜、不锻炼、透支身体、死命工作。
那么,你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你的人生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透支状态。透支的是未来生命,是你还未享受的大好年华。
- 透支身体,就是负循环。
4
- 我们的生活状态,通常都自带反馈机制,且在不断地自我加强,当你处与好的状态下,所有的事情倾向于让事情变得更好,如果是坏的状态,事情就容易变糟,越来越糟。
就像马太效应,要么越来越好,要么越来越差。
所以,同样的起点,有的人越过越好,有的人却越过越差。
不是他比你更优秀,而是循环的状态不一样,正循环的生活越过越好,负循环的生活越过越差。
最绝望的对比是:比你有钱的人,不仅活得比你好,还活得比你健康、比你长寿。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牛逼,也不是他们有多努力,而是他们懂得,如何将自己生活走上正循环的轨道。
- 健康的作息、规律的运动,让你的工作更加有劲,升职、加薪,带来更多的财富;而正确的金钱观,能让你的积累越来越高,这样的人生就像开挂一样。
所以,关键是,如何让自己摆脱负循环的怪圈:
1.活得长,是最高收益的投资
投资讲究收益,但没有一种收益比得上投资长寿。
有位记者采访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询问成功的途径,学者说,哪来的什么途径,我不过是比别人活得长而已。
活得长,意味着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也意味着好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
和别人相比,你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有更长的时间享受快乐。
锻炼也就必不可少,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说,有体育特长的人在社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
大多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
如果你还没有一技之长,趁还来得及,赶紧去学。
2.延迟满足
美国心理学教授劳拉·E·贝克把延迟满足定义为:“等待一个更适宜的时间和地点来从事一个更诱人的行为或者获得一个欲望中的物体。”
讲人话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会等待。
人的弱点,恰恰是急,急着过标配的生活,收入赶不上消费,就想到透支。
比如iPhoneX,1万的月薪,有的人要立刻满足,可能接下来的半年的时间内都要吃土,你又错过了半年的发展时间,没钱投资、没钱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一位同学,研究生期间便赚了十万,也没多做什么,就是接导师的项目,偶尔兼职,消费简单。
但这十万,对刚进社会的人来说,起点大不一样。而大部分的大学生,还在挖空心思,怎么去民间借贷。
3.有效反馈
同样是煮饭,有的人也能煮成世界明星,比如日本的“煮饭仙人”村嶋孟,每天都有无数慕名而来的人排队等候,就为了吃一碗世界最好吃的米饭。
米、水、时间、温度、灶具,做到极致就是成就。煮一辈子饭的人太多,但煮饭仙人却只有一个。
因为大部分人只是简单的重复,只有他在不断思考、改进、提升,这样的重复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