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品行业需要做新媒体吗?要!且需明确做到这三点

2019-08-11     媒玩儿

在现在的商家看来,无论是收货后加微信发红包,还是引导用户关注公众号,这些和用户交互的方式,都是增加宣传、粘合用户的新渠道。商家通过这些渠道的运营,发布定期的福利,好让用户对品牌产生一定的信任度,以此产生复购。

对于易耗品、快消品,这是不错的方式。

但耐用品呢?光是买上一个产品,就能做到好几年不坏,这种类型的产品,有必要做新媒体吗?

说到耐用品,我想到了两个东西:在家挂了几年的格力空调和用了几年的kindle。

想了半天,我也没发现格力空调与新媒体的联系。而kindle,我最近还在微信里参与他们的活动:不仅和瑞幸咖啡在感恩节推出了合作活动,在春节期间体验到的“一起拼书”小程序,也让我觉得超值。

那么,对于耐用品来说,用户运营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做到老用户留存的同时,拉到新用户?

提问

耐用品如何构建更丰富的用户使用体验和商务模式?

回答

耐用产品要提升复购率,这是一个悖论。

耐用品是能使用很长时间的,那怎么还会有高频次的复购?不过,如果产品的品质过硬,品牌就能在无形里粘合很多粉丝了。

那么,这些耐用品行业需要通过运营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目标呢?

1、让用户消费品牌的其他组件商品

这就是为什么董明珠要开发各种各样产品的原因。她用格力电器打响了中国造,她跟华为走的路子差不多,一直强调自己产品的中国人属性,这是格力设计的第一个拉通其他产品的环节。

2、在耐用品主体上,构建更多的服务体验

这可以举例的就是kindle。在kindle里读书,能够选取段落转发到用户微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交互体验。这个设置,会让用户的体验和交互感非常强。

内容分享至微博的界面

因为现在就是一个虚荣的社会,大家都要显摆。

这个功能,一方面帮助大家显摆自己还在读书,另一方面显摆自己读到哪本书了,这种服务体验,可以在现有用户中做,而在用户分享的时候,其实完成了一个企业的诉求——完成了用户帮企业做传播的环境,这起到的是拉新作用。

大家知道节前发生过一件事:华为的员工发了一张官宣的图片,但图片下写的是“来自某某某的iPhone”,后来这个人,连带他的领导都被辞退了。

这个“来自”,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舆情工具。从这点来看,我们需要通过用户服务的不断延长,以及交互功能的提供,来笼络到更多的可传播人群,我们老说让用户帮企业鼓与呼,kindle分享至微博和“来源于”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3、基于耐用品,做全新的商务模式交易环境

一个企业用服务让老用户玩high了,由此拉新,但老用户本体是没有再次交易的价值的。那怎么让老用户有交易价值?是基于产品本体,做全新的商务模式交易环境。

比如kindle,最近上线了一个叫“一起拼书”的小程序,用户只要分享链接给一定数量的微信好友,好友帮忙点击链接,这位用户就可以得到这本电子书。

“一起拼书”小程序界面

kindle为什么要做这种交互?其实很简单,把老用户吸引回kindle书城。因为书城是有消费的,不管是一元、十元的书,这是可以拉动销售的。

抢到名额后,需凭兑换码到kindle商城领取电子书

从自媒体来讲,我还是要说柏燕谊的199元线上问答模式(查看可点击,公号“柏燕谊”菜单栏-“我要咨询“-“线上答疑”),这其实就是一种现有产品线的新商业模式的搭建,以及服务线索的延伸。

我们是把一个线下的心理咨询场景,变成了一个线上解答心理问题的环节,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一种商业模式搭建方式。

总结来看这个问题,在耐用品里拉动复购,这个题其实不成立,我们应该做的是,以下3点:

1)在复购人群中保持活跃;

2)发现并满足复购人群的更多需求;

3)在满足原有、基础需求前提下,构建自己的全新或衍生商务模式。

这3步是耐用品企业应该去考虑的问题,也是所有耐用品企业做新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VX-gmwBvvf6VcSZEX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