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禁果效应,打破逆反魔咒

2019-09-20   守护天使0719

一有人反对,爱情会变得像禁果一样更有价值。

——巴尔扎克

01

同事小李的烦恼最近可不少,烦恼来自于她那个宝贝女儿。

让小李烦恼的是女儿的早恋,这孩子看来早熟,初一的时候就有早恋的苗头,当时,班主任找他们又是谈话,又是请家长,还故意把他们的座位分开,可是这孩子太有个性,越是不让做的事她偏偏就做。

到了初二,她和那个男孩子走的更近,甚至都有了偷偷摸摸牵手拥抱的行为。

这可急坏了当妈的小李,孩子这么小,什么也不懂,万一有个好歹,对女孩子来说,岂不是毁了终生。

于是她和丈夫对孩子看的更紧,手机偷着检查,放假了去哪里玩都跟着,一心严防死守。

可是,早恋这东西,不好管,越管越厉害。因为孩子是活物,不可能定住不动,这不,一不小心,两个人在操场上搂搂抱抱,又被政教主任抓住了,要求家长带回去反省教育。

小李夫妻愁眉苦脸的把孩子领回了家,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其实,小李夫妻忽略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禁果效应,导致她的女儿非早恋不可的原因,是大人和老师武断禁止早恋造成的。

02什么是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也就是说,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容易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俄罗斯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03禁果效应产生的原因

禁果效应的产生和人们的好奇心有关,好奇心即是探究求知的动力,也是引诱人们非做某件事不可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对性知识很朦胧也很渴望了解,但是他们没有正常的渠道,于是带有色情的小书,小电影就成为孩子们的首选。

尽管学校三令五申的禁止学生们看不健康的杂志,不许看不健康的小视频,但是,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尤其是男孩子们,凑在一起更是嘀嘀咕咕,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让大人听着都脸红。

其实,这都是好奇心在作怪,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性知识,但是学校一般不开设这门课,就是生理卫生书上,也是一带而过,反而让他们更加好奇。

这就造成了青春期的禁果效应,归根结底是好奇心造成的。

有一个小传说,名字叫做《关公的丹凤眼》

,话说有个高人,交给老和尚一个盒子,告诉他,里面将会孕育出一个大人物,但是必须满100天,绝对不能提前打开。

老和尚兢兢业业地守护着,一点也不敢松懈,到了99天,他有一件重要事需要马上去办,没办法,他只好把盒子委托给了他的小徒弟,他反复的叮嘱小和尚,不可以打开盒子。

小和尚答应了,但是老和尚走后,小和尚就开始好奇,忍了半天也没忍住,于是,他把盒子打开了一条缝,看到里面有个小婴儿,这就是关公关云长,因为他打开的有点早,所以关公的眼皮还没有发育好,就变成了丹凤眼。

这也是关于好奇心的传说,如果老和尚不是那么反复的叮嘱,也许小和尚不会打开盒子,正是老和尚的反复不许,才让小和尚忍不住了,禁果效应发挥作用了。

04如何化解和运用禁果效应

变禁止为疏导,不让做的事情说清楚原因

要想化解禁果效应,不能一味的围追堵截,要学大禹治水,疏导为主,堵塞为辅,这样做,才会防止禁果效应对孩子们起反作用。

那么,怎么疏导呢,就是讲道理,讲明白事情的危害,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大人们尽管放心,你越是不强制管理,他们越是没有了偷偷摸摸的动力。

很多聪明的家长都是这样拆散了孩子的早恋关系。

芳芳是一个高中生,正在上高二,如今的竞争这么激烈,那个父母不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呢?

偏偏小芳芳被一个男生吸引住了,而这个男生也正好喜欢她,于是,17岁的孩子们就开始想恋爱了。

说真的,恋爱虽然不是坏事,但是真的影响学习,眼看着他们的成绩不断下滑,当父母的心里火上了房,但是还不能生硬地禁止。

于是,她的妈妈想出了一个怀柔战术,她一边给女儿讲高考的重要性,一边也假装理解女儿,和她坦诚地谈论这个男孩,但是呢,谈论之中,偶尔就夹杂几句关于男孩缺点的评论。

芳芳看妈妈不反对她恋爱,也就没有了戒备心,但是妈妈的话她听到了心里,于是,她去仔细观察男孩,发现妈妈说的很对,他确实有不少缺点。

慢慢地,芳芳就不喜欢他了,然后主动提出了分手。

这就是芳芳妈妈的智慧,不武断禁止,但是疏导渗透,让孩子自愿放下,这对亲子关系非常有好处。

巧用禁果效应,引起好奇心

禁果效应有益有弊,用的好,同样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母子关系,还能够把孩子引上自己期望的道路。

明明是一个贪玩的10岁小男孩,他的妈妈希望他能多看书,多积累点文学素养。但是这小家伙就是不好好看。

后来他的妈妈看了心理学方面的书,明白了禁果效应的应用,于是决定从另一个方面入手,她告诉儿子,书架上的书,小孩子不能看。

妈妈的做法让明明很好奇,书架上的书,为什幺小孩子就不能看呢。于是,为了解惑,一有空,他就偷偷地拿一本,跑回卧室关上门看。

妈妈也假装不知道,时间长了,书为明明打开了另一个丰富的世界,也让他在小伙伴中变得知识很渊博,于是他越来越喜欢看书了。

这就是把孩子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的变成禁止,以提高其吸引力的做法。

夏娃禁不住诱惑,偷尝了善恶果,被赶出了伊甸园,这是禁果效应的副作用。

这位妈妈利用好奇心,让孩子迷上读书,这是禁果效应的有用之处。

所以,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其两面性,就看我们怎么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