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长崇尚释放孩子的天性,所以对上小学以前的孩子从来不会做出约束。孩子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吃雪糕就吃雪糕,想打游戏就打游戏……家长绝不会做出干涉,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快乐就好。
可上一年级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发现,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连坐满一节课40分钟,都显得极其困难,更别说专心听讲了。而这个时候,开始纠正孩子的各种坏习惯,似乎有点晚了,因为孩子已经被放纵惯了,小小年纪就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3-7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我们如果肯帮助孩子养成5个好习惯,不仅小学不用家长操心,后续的初高中也不用家长过分压制。
(1)早睡早起,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我身边有很多孩子,家长都是一种放养的状态,尤其是老人带大的孩子表现更为突出。有的孩子晚上不到床上睡觉,要在客厅沙发上听着电视声音入睡,非要睡熟了才肯关掉电视,否则就是大哭小叫;有的孩子早上从来起不来,明明幼儿园要求八点半到校,可家长每次送孩子到学习都九点过了。
规律的作息时间,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一方面,充足的睡眠能够让孩子的身体更好地发育;一方面,规律的作息能够约束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坚持的人。而持续坚持好规律的作息时间,不仅有利孩子上学不迟到,有也有利培养孩子珍惜时间、不拖拉的好习惯。
(2)陪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学古诗等等。
在很多家长眼中,陪伴孩子就是父母玩着手机,孩子看着电视;在很多父母心里,陪伴孩子就是孩子玩孩子的,父母玩父母的。
低质量的陪伴,根本就不是陪伴!3-7岁的孩子,学习能力是极强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总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孩子也会渐渐痴迷;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讲脏话,孩子也会出口成脏。
陪伴孩子不应该只是口号,也不应该被父母敷衍了事地对待。如果能够每天坚持陪伴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或者学学古诗,日积月累,到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识字量已经很惊人了,同时你也会发现孩子的口才、理解能力等方方面面都非常强大。
(3)学会整理玩具和图书。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这应该是每个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正确理念。如今不管是独生子女也好,二胎家庭也罢,很多父母和老人总是冲在孩子前面,为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平了,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个最会享受的人。
每天睡觉前,帮助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和图书,让孩子懂得归类整理的重要性,从小就学着做一个讲卫生、会整理的好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等到孩子上小学,你会发现孩子每天都会把自己书包和书桌整理得非常干净,从来不会因为家长不帮忙整理书包,而忘记了书本或者铅笔等等学习工具。
(4)照顾好自己,坚守“三不原则”。
别人溺爱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看不下去,觉得这样对孩子将来不好。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很多家长就觉得爱孩子,就要不顾一切地付出,让孩子不为任何事情而忧虑,只要孩子开心,让家长做什么家长都毫不犹豫地答应。
不要过分勤劳,学着放手,在孩子上幼儿园的阶段,一定要坚守三不原则:第一,不帮孩子背书包;第二,不给孩子喂饭;第三,不抱孩子走路。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家长不能硬是往自己身上扛。只有教会孩子独立,父母将来才会更为省心。
————————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的事情。以上几点,你做到了几点呢?欢迎和曦曦妈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