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保存完好明清时期古建筑而闻名,湖北通山县长夏畈古民居

2020-01-11     视觉秀旅游

长夏畈古民居,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境内,此古民居始建于明仁宗年代(约公元1420年),清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建设,至清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晚清时期走向衰败。是咸宁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商贸古街市。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石门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据夏氏家谱记载,长夏畈明清两朝出文武官员和获取功名爵位的累积有103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雍正至道光年间。在雍正十一年,长夏畈出了夏之梧这样一个人物。当时夏家人丁兴旺,若大一片沙滩挤满了房屋,后代衍丁分支已无处安家,加之战乱,长夏畈地处显要,许多人纷纷迁移至陕西、江西等地,家业人丁已显凋零。

夏之梧掌事,励精图治,集全族之力改河修路搭桥,把原沿山脚而过的河道改为弓形,绕村环抱,扩展发展空间,规划村落。一改原来轻商重农的观念,充分利用长夏畈镇守湘鄂赣交通要塞的地利,打通石门至咸宁、石门至富池口、石门至岳阳的商业通道,开门迎接天南地北客,承接贩运大江上下各地货,形成了本地糕点、医药、杂货、服务等产业,逐渐形成了湖南安化至汉口茶马古道的陆路复线。


畈内建筑自东向西,沿中心轴线方向纵向布局,形成纵长形的"街屋"。长夏石板街长达600多米,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街道整体布局犹存,建筑形式主要有"前店后宅式"与"前店后坊上宅式"。以"永河源"商号、茶庄、顺三公私塾、夏家五房老屋等建筑保存最为完好。而街边保存完好的石雕柜台及大量嵌于建筑面墙上的镂孔栓马石,再现了长夏畈昔日的繁华景象。高耸的马头墙、巨大的实木屋梁、精美的镂孔栓马石、悠长的石板商铺街,与同时期其他民居多以单纯居住为主相比,这处古民居内到处呈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


两旁的古建筑虽已破败,但依旧难掩往日的雄伟和大气。图案各异的墙嵌式拴马扣与长满绿苔的古砖墙融为一体,像是国画中的破墨点染的梨瓣,废墟中的石柜台矗立着,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富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LHdl28BxtCz63RLXx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