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肇东市聋哑学校立足康教结合向医教结合探索性迈进

守初心、担使命

——肇东市聋哑学校立足康教结合向医教结合探索性迈进

小雪时令,银装素裹,肇东市聋哑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我校正由“康教结合”探索性迈向 “医教结合”,将“医”与“教”结合起来,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康复与教育的双重需求。

2019年9月1日康复中心成立以来,康复中心巩固以往特殊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特殊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发展方向的大势所趋,更是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的迈进期。更好地的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康复中心设有多个专业性功能教室:包括个训室,配有启聪博士听觉康复训练仪、言语治疗仪,通过对实时听觉言语,滤波复合模拟信号进行基频、谐波、FFT/LPC、语图谱的检测,用于对听觉障碍进行数量评估,分级评定,言语康复。有助于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验佩和康复使用。体育康复室,配有多种标准化物理作业器械,对学生的身体、精神、发育上的功能障碍进行补偿或代偿训练,加强学生体能训练,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宣泄室,打造一个安全可控制空间,用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借助器具通过击打,呐喊来宣泄负面情绪和压力,从而实现身心放松。感统训练室,侧重于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训练,促进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协调能力增强运动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心理咨询室,配有沙盘系列心理辅导工具、智能型音乐放松治疗仪,可以实时检测生理指标,帮助残疾学生疏解压力和产生镇静效果,化解心理障碍。律动室,促进全身细胞活化,提升副交感神经功能,增进肢体协调和韵律节奏感。多感官教室,配有先进的交互式训练设备,应用视听训练系统,对残疾学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系统进行康复。我校计划打造孤独症检测康复室,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体系。

聋哑学校康复中心已成立三个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康复中心本着“自强进取、厚德奉献”的精神,创造出喜人的康复成效!10岁的智力残疾学生孙哲,通过言语康复,言语功能障碍问题得到改善,言语机能加强,由感统失调康复到可以平衡运动,肢体协调。15岁的智力残疾学生赵启明,已经由入学时的认知困难,言语迟缓康复到现在的认知增加,言语顺畅。7岁的智力残疾学生宋帅,经过康复后肢体运动能力增强,入学时的多动和社会适应障碍也得有效改善。13岁的自闭症学生李天其经过康复,情绪得到平稳改善,由无法表达发展到初步言语表达。11岁的自闭症学生李可欣,由言语缺乏康复到言语增加。

教师有效发挥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康复功能室的使用,残疾学生获得了较为明显康复效果,这也成为鼓舞特殊教育工作的一份力量,坚持以“用心为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共同关注”的办学理念,在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下,完善特教育人体系,增强康复保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舒展教育情怀,坚守教育初心,努力办成让上级满意、社会赞赏、家长信赖、师生向往的特色名校,不断砥砺前行,跻身全省特教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