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你是不是一个靠谱的人?
这个问题有两层意义,你是否认为自己靠谱,以及别人是否认为你靠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会被认为是不靠谱的人?
一个孩子写小时候的扎心的故事时写道:在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老爸去接我回家,等了很久没有等到,最终才知道老爸在小学门口等了我一小时,他一直认为我上六年级。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又啼笑皆非的故事,这位父亲在这件事情上明显是不靠谱的,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些,当做生活的笑料。
02
那么什么是靠谱的人?
交给他一件任务的时候,你的内心没有忐忑,只有对结果的期待。
遇见问题的时候,不会感觉到慌乱无主,因为他会找到解决的完美办法。
一次旅行不必过分焦虑,因为有人会安排好所有的行程,保证旅行的惬意和有条不紊。
甚至于有人可以未雨绸缪,提前预防一些不必要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将其湮灭在萌芽状态。
同样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然而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比你靠谱,比你优秀。
03
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一个靠谱的人应该做到“五观契合”。
思维观念。当人沉浸在自己的旧思维之中,很多事情都会按照原本的习惯来处理应对,并不明白时代的改变已经让自己脱节了很久。一个靠谱的人需要明白时代改变的节点,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最合理的思维观念处理问题。
责任观念。责任感是个好东西,可是有些人没有。他不会意识到自己节奏的缓慢会让整个团队的工作节点滞后,他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整体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责任感的缺失都会成为事情继续推动的阻碍。一个靠谱的人必然拥有很强的责任感,会对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作用有明确的衡量。
时间观念。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对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无论贫富,每天拥有的都是24小时。靠谱的人会对自己的时间有明确的划分,用整体的规划来调整每个节点的分配。他会在时间节点之内完成任务,甚至会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来做修正与检查。
信誉观念。让人能够相信自己首先自己需要有足够的信誉,完美的完成任务才会让人有足够的信任感,也才会有第二次的合作。人往往对别人有信誉,对自己却容易自我放弃,这是对自己信誉感的缺失,在自己的事情上可以放任自己,这是信誉观念的双重标准。
目标观念。目标的清晰勾勒是很重要的事情,复杂的问题尤其需要有目标观念,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目标的进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没有目标或者目标过于模糊,会让人没有方向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
04
人不是天生靠谱,都是在处事的习惯方法中不断改进才成为靠谱的人。
人是社会型动物,终究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让家人放心,让合作伙伴放心,是需要去完成的使命。
没有人可以替你靠谱,没有人可以替你优秀,所有的改变与坚持都需要自己去尝试。
文字只留于纸面是无力的,落到行动之中才有属于它的真实力量。
36.5°的我,想给你100°的沸点。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过招(jianghuguozhao),我在那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