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只能在家“云团年”,难免有点低落,不料点开一个只有14秒的视频后,整个人迅速燃了起来。
机场两路人相遇,只有短短几句对话:
(应该是先问了一句没拍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
“啊”
“你们哪个医院的?”
“华西医院的”
“加油”
原来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驰援武汉的131人医疗队,在武汉机场遇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驰援武汉的131人医疗队,一问一答,寥寥几语,字短情长。
这场相遇,感动的当然不止我一个人,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网友,有人把它形容为“王炸”集合,就像武侠小说写的“南帝北丐”一样,说出“东齐鲁、西华西”等封号,事实上,这些还都是真的!
四川和山东,华西和齐鲁,渊源早在很早以前就结下了。
对我们四川人来说,华西医院当然不陌生,算得上“王炸”,放在全国来说,华西医院都很有名气,就算没学医的人,很多都听过这句话,“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后两个,就是今天机场相遇的华西和齐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共合楼与华西钟塔
这四家江湖名号响当当的医院,最早都由外国人创办,历史久远,独具一格的建筑仍然屹立在今天,关键是人,培养了数不清的医学人才。
而华西医院和齐鲁医院,显然不是齐名这么简单,漫成都把时针拨到上个世纪,讲一讲它们过去齐心协力的故事。
抗战时期的成都华西坝
历史上的华西协合大学医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学纷纷内迁,这时候,我们四川向各地伸出了援手,华西协合大学校长张凌高发声:
“本校能力虽有限,然在此非常时期,对于省外学生,不能不竭力容纳,避免受失学之苦。”
于是,在华西协合大学所在的华西坝上,迎来了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和燕京大学。1941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自办医院,1942年秋,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所以,后来的“华西坝五大学”,指华西协合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和燕京大学。
其中,齐鲁大学根据教育部建议,本来是要搬到西安附近的地区,但考虑到搬迁、建校等巨额费用,迟迟无法动手,这时候,华西协和大学抛来了橄榄枝,于是就和其它内迁的大学一样,来到了华西坝。
懿德堂,现为华西校区第二教学楼,1939年动工,1941年建成,为原华西大学苏道璞纪念堂,又名化学楼。由华西
四川不止是向大学敞开怀抱,对流离失所的学子同样敞开怀抱,来到华西坝的,除了我们中国大陆的各地学子,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日本、朝鲜的侨生、留学生,曾经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马临,就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
华西和齐鲁的渊源,当然不止同在一个华西坝这么简单,当时除了联合办学,还有联合办医。
1938年,组成了“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1年,中大医学院在正府街建立成都公立医院后,退出联合医院,齐鲁和华西的两个医学院继续合作,改名为“华西、齐鲁大学联合医院”,正是我们今天在机场见面的华西和齐鲁,直到抗战胜利后,内迁院校返回原址,联合医院才告一段落,而在这段携手同行的时光里,为中国医学事业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更播下了中国医学事业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火种。
民国时期的华西坝
这些火种,也点燃了今天,在这场全民揪心的疫情里,去往武汉的医疗队远远不止这两支,就拿我们四川来说,从1月25日开始,短短十余天,已经派去了5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第一批“川军”,是在大年初一那天出发的,临行前,他们的宣誓是这样的:
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新年第一天,我们就要出征。我们是儿子、是父亲、是丈夫,是女儿、是妈妈、是妻子,但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医务人员。穿上圣洁的白衣,我们愿意为你挡在疫情之前。我们牢记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不辱使命,打赢防治冠状病毒感染攻坚战!让我们众志成城,共赴时艰!不辱使命,打赢防治冠状病毒感染攻坚战!让我们众志成城,共赴时艰!
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第一批的138人、第二批的150人、第三批的126人、第四批的72人、第五批的131人,我们四川已经派去了600多位医务人员,他们来自成都,来自广元,来自绵阳,来自宜宾,来自遂宁,来自自贡…… 他们来自每一个地方,他们更来自每一个家。
挡在前面的,又何止是“川军”,就像今天见面的“东齐鲁、西华西”一样,“南湘雅、北协和”也早已集结到位,就像网友赞叹的,武汉集齐了“四大王炸”。
而随手一翻新闻,来自各个省市的医疗队早就驰援武汉,队伍都以百人计,其中往往不止一批,就像我们四川一样,今天派出的已经是第五批,而山东今天派出的,也是第五批。
就在昨晚,也就是2月7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月6日,国家及各省市,已经派遣了99支医疗队,9277人支援武汉的医疗救治工作,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我们要记住,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来自每一个地方,来自每一个医院,他们更来自每一个家,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子女,是配偶,是父母,但他们,这一次把职业放在了个人之前,挡在了我们的前面。
“众志成城天回玉垒,一心问道铁扣珠门”,这是吴宓当年为华西坝联合办学办医所写的对联,这句“众志成城”,何尝不是今天的写照?
这一次,曾经联合办医的华西和齐鲁,将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又将继续携手同行,而所有支援武汉的人,也将携手同行,我们相信众志成城的力量,这次难关,我们一定可以过去!
今晚,成都标志性建筑339,亮出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字体,让我们一起加油!
文字|萌鹿
编辑|十 里
图片|漫成都资料库、部分来源网络
监制丨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