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有个治痰方叫理痰汤。
中医治疗痰证,首先想到的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二陈汤。并且代代相传,这张方子成了治痰的祖方,后世创制的祛痰方药多从这张方子上加减化裁而出。
但是,张锡纯说:这张方子有个缺点,那就是仅仅可以治疗痰证的标,治不了痰证的本,治病必治其本。
为啥这么说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李鲜教授 说,因为在张锡纯老先生看来,痰证的标在胃,但是本在肾。肾主封藏,以膀胱为腑。但是这个肾也是比较娇气,有的时候能闭藏住,有的时候闭藏不住。比藏不住的时候精气外溢于膀胱,这时候膀胱就实了。不能空虚若谷。此时的膀胱不能吸引胃中水饮,化生出小便。这就是生痰之根本。
“还有一点,就是在肾之上为血海,冲脉之所在。冲脉上隶属于阳明,下连接于少阴。”李鲜教授说,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旦肾中气化失调,则冲气上扰,导致胃气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这是生痰的又一个原因。
鉴于张锡纯先生对痰如此深刻的认识,于是他老人家创造了一张化痰的方子,叫做“理痰汤”。
这张理痰汤可以治疗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痰阻遏于肺中为喘促咳逆。或痰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或痰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或痰溢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或痰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关节疼痛诸证。或痰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我们一起来看看理痰汤都有哪些药物:
生芡实(一两) 清半夏(四钱)
黑芝麻(三钱,炒捣) 柏子仁(二钱,炒捣)
生杭芍(二钱) 陈皮(二钱)
茯苓片(二钱)
理痰汤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在此基础上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芡实不但能收敛冲气,还可以收敛肾气,而加固其闭藏之力。
肾之气化有序,则膀胱与冲脉之气化,自然风调雨顺。于是则痰之本原清明。
在这张方子里之所以用芝麻、柏实的原因有二:一能润半夏之燥;二能助芡实补肾也。
在这张方子里之所以用芍药、茯苓的原因有二:一可以滋阴以利小便;二可以淡渗以利小便也。
最后一点,有人问这张方子里为啥用陈皮呢?
其实,这里用陈皮并非考虑到陈皮有化痰的作用,这里主要是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芝麻、柏实之滞腻也。
所以,这张方子看起来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出来的,但是我们根据张锡纯的学术体系理解下来,发现这张方子已经变了,属于脾肾同治的方子。不仅是脾肾同治,还可以认为是标本同治。
站在现在的学术角度来看,张锡纯创造这张方子还是非常厉害的,起码他从理上把化痰这个事说的挺清楚,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借鉴和学习。
李鲜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名誉主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首批肝胆病咨询专家,河南省保健会诊专家。
擅长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等疾病。发表论文30余篇,课题6项,医学专著5部。
【李鲜教授研究生 毛帼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