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中国人均寿命76岁,为什么火葬场火化的小于76岁的人居多?

2020-04-09     永远的邀请666

同学的老父亲过完80岁生日没几天就去世了,我们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闻讯后马上过去帮忙。


火化当天我拿着派出所开具的死亡证在火葬场办火化手续,一个火化师傅一看死亡证上的年龄,感慨地说:很长时间都没烧80岁的了!


我们一个120万人口的县里肯定每天都有人去世,全县就这么一个火葬场,所以所有去世的人都必须来这里报到。


任何事以稀为贵,火化师傅一定是太长没有火化过岁数偏大的死者才有此感慨,否则早就见怪不怪了。


火化虽然是殡葬师傅每日的工作,但人都有慈悲心,火化高寿者与没有寿终正寝的人心情必然不一样。


生老病死尽管谁都躲不过去,所有人却无不希望长辈寿终正寝高寿而走,那样的丧事叫老喜丧。


樊登老师在讲《最好的告别》这本书时说负责养老基金管理的人向他介绍,解放前中国人人平均寿命30多岁,现在则是76岁还多一点。



1968年出生的我对解放前人的寿命情况肯定没机会耳闻目睹,但我却是长大记事后村里人死亡情况的知情者,也是1992年参加工作后同事去世的了解者。


1 童年吃不到流水席


农村的孩子都喜欢吃流水席,我们这些60后小时候自然更是如此,因为此时不但能吃饱,更主要的是开荤解馋。


所以村里谁家有红白事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但幸福的是到1988年我20岁时考上大学离开家,吃过的白事流水席不超过5次。


也就是村里300口人20年间不超过5人去世,其中除了爷爷的亲弟弟我四爷和另一个人是70左右去世,其他都是年过80去世。


改革开放40年让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人吃白事流水席的频率也跟着大幅提高,尤其是最近这20年,但要命的是死者中高寿的少。


迷信的人说阎王爷收人是一波一波的,因为常是有一个人去世,然后就会接二连三的去世好几个。


小时候是盼着吃流水席吃不着,现在是意想不到的人去世随份子吃流水席,于是有人尴尬地说:吃大席都能接上顿了。


2016年10月,老家一个亲戚65岁去世;2017年10月,老家又一个亲戚59岁去世;2017年12月,老家一个亲戚72岁去世。


这只是一年多时间内老家村里和我有亲戚关系的人的去世,我还知道村里有两位四十岁左右的壮年人意外去世。


现在村里是有些年过80的高寿者,到他们要努力活到多大的高龄才能让村里的平均寿命达到76?


2单位的情况


我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40多人的处级事业机关工作至今,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单位的元老。


在单位28年时间里有三位同事50岁左右时去世,60岁退休或将近退休时去世的3位,60-70之间去世的5位。


期间退休的老同事中有3-5位已年过或年近80,最后就算他们足够长寿能够填补3位英年早逝留下的平均寿命差,但还有耳顺年龄去世者留下的年龄差。


参加工作时在职的同事有这么多位已去世,但当时已退休的老领导还健在,有几位年近90,还有一位近100岁。


那些老领导是创业的一代,当年他们下乡指导和检查工作,别管路多远都是骑自行车,吃饭拿饭盒从家里带。


刚上班时老同事常讲他们过去冬天陪老领导检查工作过河走冰面的故事:


老领导提醒大家听到冰要炸开的嘎嘎声马上趴冰上,结果有点嘎嘎响声老领导就喊注意了,就这样一个年轻人刚起来又趴下,100多米的冰面整个是爬过来的。


以后的领导的到哪去都是以车代步,更主要的是领导都越来越有皇帝的感觉,吃香喝辣每天娱乐节目繁多,讲究的是身坐桑塔纳手拿大哥大。



一段时间权利让领导纵情享受,单位一位领导曾大言不惭地说:

我一年365天,天天不在家吃饭!


领导们讲究革命小酒天天有,洗浴、桑拿、玩牌、按摩及其他样样不落,做到工资和老婆基本上不动。


创业的80年代领导还健在,守业的领导却已去世,这不是黄泉路上无老少的问题,而是多吃多占并不能健康加分。


死的是死的真早,活的是活的真长。


3死亡的质量


就如同一个人是有尊严地活着还是苟且偷生地活着一样,人的死亡也有质量之别。


樊登老师说他小时是他妈妈的奶奶(他的太姥姥)带大的,老人家直到80多岁去世前还在每天干活。


直到有一天老人家说自己有点不舒服,就召集家人交代后事,还和所有人都说话告别,然后第二天老人就去世了。


樊登老师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见证死亡,但整个过程老人都非常清醒,最后的表情和平时睡着了一般安详恬静——老人是自然和优雅地离开。


过去虽然贫穷,但老人去世第一是在家里,第二能见到所有的亲人并留下遗言,然后有尊严、舒适、自然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这种去世是因衰老造成的正常死亡,现在的人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年纪轻轻就药不离口,每天吃药比吃饭还多。


最后因并发症和器官衰竭,不是疼痛不堪就是昏迷不醒人事,常常最后不得不住进ICU中浑身插满各种管子。



这种情况人最后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见到所有家人和交代后事的,倘若死在医院又成了没有家的孤魂野鬼。


人人都在追求美好生活,但越来越普遍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医药开支压垮了很多家庭,结局就是人活时生活无质量和死时无尊严。


4平均寿命能否注水


仔细回想童年村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当时有爷爷奶奶的最后几乎都有年过80岁的爷爷奶奶,而且是生命不息,劳作不休。


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必如过去那样为家里辛苦操劳,但却老早八早就成了药罐子,一年吃药的钱比吃饭的还多。


过去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都是传说,现在哪个地方没有这些病是传说。死亡率如此高有,多少生命有机会达到76岁的平均寿命?


还有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如交通、医疗和工作事故、食物药物中毒以及抑郁自杀而死的人等,这些都会拉低人的平均寿命。


全国人均寿命对一般人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身边那些早世的人却是每个人都所见所闻的事实,由不得人不兔死狐悲。



现在社会猪肉可以注水,GTP也可以注水,全国人均寿命自然也可以注水,因为这对一些人来说是政绩。


如果把那些早去世的人不计算在内,人的平均寿命自然是水涨船高——中国人的智慧无处不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6CIa3EBrZ4kL1Viqf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