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岭南庭院风格的青砖建筑,省级文物,广东省广州刘氏家庙

2020-01-24     视觉秀旅游

刘氏家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大道中路大洲地2号。为清末爱国将领刘永福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主持建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越南维新会曾以刘氏家庙作为会址,开展驱逐法国侵略者,光复越南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该庙曾遭破坏。民国37年(1948年)改作市75小学。建国后50年代初期,改作沙河小学及其附设幼儿园、初中班。1963年后改作市五金交电仓库。1989年,市政府公布其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刘氏家庙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家庙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式布局,今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47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碌灰筒瓦。主体建筑为头门和正殿,两侧设廊庑,前后座以天井隔开。头门门顶嵌"刘氏家庙"楷书石额,正脊为博古脊,脊身塑灰塑纹饰图案。屋檐有蓝色琉璃瓦当和如意形滴水。人字形封火山墙,墀头有砖雕,封檐板雕花,花岗岩勒脚,青砖砌墙。后进大堂明间前金柱木联为广东顺德举人、书法家苏若瑚撰并书:尚书恩泽学士词章奕世犹留佳话在,星岫云环沙河水绕此间宜有夏声来。后金柱是刘永福题撰的对联:策马从南越归来构数椽用妥先灵敢说声威留穗石,整旅入神京捍卫把两字遍贻同姓合存忠孝耀彭城。家庙建成后,刘永福从豪贤街刘公馆搬至此居住,并把先祖和父母的牌位,供奉在大堂明间,每日礼拜,以尽孝道。当时家庙右边还建有一间忠义祠,祀黑旗军阵亡袍泽,20世纪抗战期间被毁。

1905年9月,越南革命志士潘佩珠与王族阮述来至广州沙河刘家祠拜访刘永福,邀请

刘大将军出任策划越南革命的军事行动,刘永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且答应越南革命军组成后,派黑旗军原部将吴凤典组织钦廉和左江一带壮汉族子弟兵编为别动队,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阮述留在广州,经常与刘永福联系策划。潘佩珠与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知交,孙中山对他影响很大。他在越南组织领导民主革命运动与中山先生互为呼应。越南革命党人经常来往于刘家祠堂,对刘永福的民主革命思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刘永福对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也逐步有所认识和了解。时年虽已古稀,仍祈望能参加民主革命营伍,为创建民国"贡献余力"。


1908年,孙中山派遣黄兴、王和顺领导钦州三那(那思、那彭、那丽)农民抗捐斗争失利,刘永福把王和顺藏于堂内,清军统领郭仁璋带领清军前来搜捕,刘永福亲自出面坐在堂中,怒斥郭仁璋为"小人",不许轻举妄动。郭仁璋无可奈何,只好领兵退走,王和顺免于遭难。当晚深夜,令兵丁带上二千光洋,护送王和顺经十万大山转往越南河内,并秘信通知其妻黄美兰在云南河口的内弟黄茂兰送两挑光洋至河内支援孙中山先生革命,积极筹划河口起义。孙中山任命黄明堂为总指挥,王和顺、关仁甫为副总指挥,指挥部就设在黄茂兰家。黄茂兰是刘永福内弟、黑旗军部下,清政府缩编黑旗军时回云南河口老家任清军管带,革命党人通过刘永福的关系取得了他的信任,同意在他家设立起义总指挥部。刘永福对河口起义作出了应的努力。

1911年7月,在王和顺等介绍下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刘永福不顾年迈体弱,与留粤的革命党人联络活动,积极响应革命,10月30日赴港。11月9日广东宣告独立,11月14日返穗,应广东都督胡汉民之请,出任广东省民团总长,节制广州十数万民军。刘永福就任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理营伍,发布通告,分兵巡守,维护社会秩序,为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越两月,全省革命秩序大体安定后,永福即请辞去民团总长职务,告老返乡,住在钦州三宣堂。

1915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大总统"的地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惜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换取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企图复辟帝制,刘永福闻讯后,义愤填膺,即拍电上京,请缨抗日,反对复辟,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1917年元月9日,刘永福走完了一生的历史途程,在钦州老家溘然长逝,终年80岁,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4wH7W8B3uTiws8KLN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