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内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停放着一架在二战中表现惊人的飞机,那就是P-61战斗机。这架飞机俗称"黑寡妇",是美国设计的第一架"夜间战斗机"。虽然P-61战斗机在服役之后总共生产了706架,但是它在1954年已经退出了现役。目前,P-61"黑寡妇"战斗机在世界上仅仅存有两架,一架在我们中国,另一家停留在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美国也曾多次向中国提出购买这架"功勋满满"的飞机,但是都被中国拒绝了。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P-61"黑寡妇"战斗机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吧!
P-61"黑寡妇"战斗机是由美国的诺斯洛普公司进行研制的重型战斗机,由于它在战场上精彩的表现,使它衍生出了不少的型号。在这里,我们以它的XP-61D这一型号为蓝本,介绍P-61"黑寡妇"战斗机。
首先是它的基本参数,P-61"黑寡妇"战斗机的机身长度达到了14.9米,机身的高度也有4.47米,它的翼展为20.02米宽,机翼面积直至61.6平方米。不仅如此,它还能够负担10500公斤重的物资,这为美国在P-61"黑寡妇"战斗机进行战斗增加了不少的火力。在动力系统上,P-61"黑寡妇"战斗机采用的是两台普拉特.惠持尼R-2800-77发动机,每台2100-2800的马力发动机让P-61"黑寡妇"战斗机在9140的高空下还能达到68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而且它的着陆速度也达到了145公里每小时。在载油量加满至2000升的情况下,P-61"黑寡妇"战斗机的航程还能够以317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1690公里。
P-61"黑寡妇"战斗机作为美国用来夜间拦截纳粹轰炸城市的夜间战斗机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喷射黑"的涂料,让敌方飞机的探照灯在向P-61"黑寡妇"战斗机进行照亮的时候能够把敌方飞机的光线进行反射而不是散射,让敌方飞机在百分之80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探照灯看到P-61"黑寡妇"战斗机的方向。
不仅如此,作为拦截纳粹轰炸机的P-61"黑寡妇"战斗机在雷达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P-61"黑寡妇"战斗机安装的机载雷达是XP-61机载截击雷达,能够测定目标的坐标,对敌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不仅如此,P-61"黑寡妇"战斗机还在之后安装了APN-1和APS-13系统,并改进了它的火控系统,安装了通用电气遥控炮塔联动的西电APG-1机枪火控雷达。这些雷达的安装让P-61"黑寡妇"战斗机能够使用机载雷达对敌对目标绘制跟踪航线,让它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攻击。(机载自动火控系统是P-61"黑寡妇"战斗机在后期进行的一个尝试)
当然,它的丰功伟绩不能仅仅依靠飞机的性能说话,现在我们就来看看P-61"黑寡妇"战斗机在战场中的表现。P-61"黑寡妇"战斗机的"首杀"是在亚太战场中完成的,当时的P-61"黑寡妇"战斗机已经部署在了西南的太平洋战区,为了保卫美国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不受日军敌机的追尾,美国派出P-61"黑寡妇"战斗机对日军敌机进行拦截和攻击,最后P-61"黑寡妇"战斗机在高度为1200米的空中凭借着机载机关炮击中了日本飞机的发动机和左侧机翼,成功的拿下了首杀。
至此,P-61"黑寡妇"战斗机被装备在第7航空军第6夜间战斗机中队、第12航空军第414夜间战斗机中队、第13航空军第419夜间战斗机中队等16个夜间战斗机中队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击落日本和德国127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