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直不缺各种盛大的体育赛事。
2008年的奥运会,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奥会,都为这座城市添上了一抹亮丽的国际色彩。
2022冬奥会
2008奥运会
但是,还有一项比赛,却是北京城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被熟知、被铭记,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赛事,也成了北京人的骄傲。
这就是举办了三十九年的北京马拉松,很多马拉松爱好者念念不忘的“北马”、“国马”。
2019年11月3日,第39届北马,开跑!
北马
01
三十九年风雨
北京马拉松比赛创办于1981年,是国内马拉松当之无愧的“老大”。
作为国内首个大型全马赛事,北马经历了三十九年的风风雨雨,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发展,才有了现在人们熟知的这个专业性领先全国的北马。
1981-1989
1981年是北马元年,共有12个国家的86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意大利、日本、肯尼亚、挪威、朝鲜、瑞典、坦桑尼亚和美国。
此次马拉松赛,国外选手的最好成绩是由瑞典的谢尔·埃里克斯塔尔创造的2小时15分20秒,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由彭家政跑出,为2小时26分3秒。
1989年,北马第一次设置女子组,是北京马拉松历史性一刻。
1990-1999
1990北京马拉松赛女子冠军是中国选手黎叶梅,成绩为2小时32分14秒。此此后二十多年里,中国姑娘一直稳居冠军宝座。
1993北京马拉松赛中,中国男选手第一次夺得全马冠军。
1996北京马拉松赛首次加入了10公里跑。
2000-2009
2002年到2005年,北马国际长跑名将孙英杰,包揽了女子冠军。
2003年,孙英杰创造了女子纪录2小时19分39秒,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2010-2019
2010年,“三十而立”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正式与国际接轨,更名为“北京马拉松”。2010年最大的特点是“三赛合一”,即:北京马拉松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以及首都高校马拉松赛。
2008年国际田联推出标牌赛事,当时的北马又成为了首批金标赛事。
2011年,中国女子选手再次夺得北京马拉松女子冠军,这是中国女子选手北马20连冠。
2015年是北马的全马元年。自1998年开放半马、10公里组别以来,近年不断提高参赛选手门槛,之前砍掉了10公里,2015年又砍掉了最后的半程马拉松。至此,北京马拉松只剩下了参加全马组别的骨灰粉,彻底进入全马时代。
2019年11月3日7点30分,2019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3万名来自国内、国外的跑者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开始了42.195公里挑战。
今年共有165704人参与报名抽签,综合赛事中签率低于15%,这也是国内马拉松报名人数的新纪录。
02
一路变换的风景
1981年北京马拉松赛是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第一届马拉松赛事,比赛路线由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最后折返回天安门广场。
从1983年第三届马拉松赛事开始,比赛改由工人体育场出发,经建国门、天安门、公主坟至外语学院回转至公主坟;经象来街、和平门、崇文门、建国门回到工人体育场。
北京马拉松的线路在1999-2002年可谓每年一调,选手们几乎把北京的立交桥跑了个遍。
赛事起点终点不断在天安门、工体、奥体中心、朝阳公园之间穿梭,直到2003年以后,北马的线路基本固定为天安门起点,奥体中心终点。
2002年北京马拉松赛时,比赛路线有了较大变动。
起点依然设在天安门广场,但终点改为北部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中途经过长安街、钓鱼台、航天桥、昆玉河畔、大运村、亚运村和国际会议中心。
2007年北京马拉松赛中,选手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出发,途径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鸟巢、水立方、曲棍球和射箭比赛场地,回到奥体中心结束。
2008年北京马拉松赛为了突出北京奥运特色,比赛路线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起点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出发,途径西长安街、首体南路、北四环路、奥林西路,经过鸟巢、水立方和奥运北场馆区等最终抵达比赛终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南门,全程42.195公里。
到了2009年,北马线路逐渐趋于成熟。
此后,每年的线路基本就固定下来了,选手由天安门广场出发,途径金融街、钓鱼台国宾馆、昆玉河、知春路、学院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回到奥体中心结束。
今年的北京马拉松比赛也基本沿用了2009年的路线。
这条路线将北京的主要地标性建筑串联起来,老北京与新北京的景观结合成为比赛路线设置的最大亮点。
今年的选手们能一窥金城坊旧址上拔地而起的金融街,能经历北京最著名银杏大道的金色浪漫;
能观赏到昆玉河畔众多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景观,能见证学院路高等院校云集的书卷气;也能走进奥森,感受北京朝气蓬勃的运动精神。
03
所有人的北马
比起其他体育赛事来说,北马之所以让人特别亲切,还是因为它特别平民,只要参加过马拉松运动,都能上场比个高低。
北马中,有全国各地的退伍老兵,有送快递的小哥,有七十岁的老大爷;
有最普通的父亲,有坐在轮椅上的选手,有大学生,还有富有搞怪精神的年轻人。
无论平时是做什么职业,收入如何,到了北马这一天,最终集结在赛道上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马拉松爱好者。
只要热爱马拉松,喜欢跑步,就能在比赛里享受到不停向前奔跑的冲劲与最纯粹的快乐。
很多人参加北马,不仅仅是为了一场马拉松,而是感受这座城市脉搏里的青春躁动。
奔跑在北京的高楼大厦、街道公园,你会感受到这个稍纵即逝的时代中,最神奇不过的四五个小时。
从冷门到火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精英运动到全民运动,在飞逝的时光中,我们通过北马自身的变化,也目睹了北京的变化。
筑建、拆毁、倒塌、重生、矗立……慢跑在北京宽阔的大道上,我们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成长。
这就是北马,北京的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