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透过一个市场现象来进行投资者心理的解读,就是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场价格降得却很快。成交量很低,说明双方的交投意愿不强,持股者多数不愿卖出,持币者大多不想买入,一边是惜售心理,另一边是谨慎态度。市场价格跌速快,说明卖盘力量远大于买盘力量,持股者想要快速出掉股票,持币者则认为还未到达买入的价格,所以价格跌得会很快。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场价格跌得很急,说明在买卖双方都不太愿意交易的情况下,存量的持股投资者因为某种不利因素,而想要在短时间内出清股票,对个股形成了强大抛压。
其实,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原理是很简单的,但企图在股市里面应用好,却非常难,想要指导交易,则难上加难,因为股票市场讯息万变,随时可能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利空因素。那么,股票成交量低,价格跌得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
第一,个股遇到重大利空,持股者集体踩雷,纷纷挂低价卖出,这种情况下往往迎接投资者的是一字板跌停,卖都卖不出。举个例子,如下图,个股发布年度预告,预计2018年净利润亏损73~78亿元,个股目前的总市值不足40亿元,亏损却将近市值的一倍。持股的投资者心中暗自骂爹骂娘了,既对上市公司感到气愤,也恐惧股价大跌。果然,发布预告的次日,股价一字板跌停,跌停板上都是抢着挂单卖出的单子,但是没有多少外面的投资者接盘,因此,里面的投资者跑都跑不掉,硬是吃了个跌停,当天仅成交了914万。
第二,个股前期累积了一段可观的涨幅,买盘减少,获利盘出逃,导致成交量萎缩,价格快速调整。如下图,个股在前期上涨过程中,成交量越来越小,由买盘占优逐步转变为卖盘占优,在上涨途中,随着阶段涨幅扩大,投资者恐高心理发挥作用,买入意愿越来越低,直到原始的持股者获利卖出的意愿越来越强,抛压加大,则会结束上涨的走势,进入调整的阶段。而在调整阶段,个股的基本面情况未变,仅是技术性整理,所以不会引起清仓式出逃,成交量维持低量状态,但由于承接盘还不足,速度下跌得快,这个过程一般出现在大涨后的第一次调整。
总的来看,股票缩量快速下跌,出现在下跌途中的加速和上涨途中的调整,背后的心理变化才是值得研究与分析。
主力在成交量上最难作假。成交量无非有两个方向,一是放量,二是缩量。主力只可能把成交量做大不可能做小成交量。
主力在拉升股票的最后阶段会尽量对倒把成交量放大很大,目的就是为了把散户吸引进来,调动散户的追涨热情,然后主力借机出货。但是主力出货都是很短时间的,不可能一直把成交量放的很大,成交量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所以主力持续的放量也是需要成本的。
主力单方面是不可能做出缩量的。股票中有两种势力,主力和散户。主力在洗盘初期,主力不出货,但是散户在出这个时候成交量是放大的,在洗盘的末期,主力不出,散户也不出,这个时候缩量就形成了。所以缩量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缩量甚至极致缩量作为买点是很准确的。
关于成交量的股谚有:量在价先,即天量见天价,地量见地价;底部放量,闭眼买进。据此操作,成功率较高,机会也不少。
所以说把成交量作为买卖的依据,可靠性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准确的。
底量超顶量
当某只个股形成头部时,是必须放出巨大成交量的,相对性天量,同时出现天价,之后股价才一路下跌。但是有些个股在形成头部时,成交量只是象征性放大,换手率根本不足,而股价却开始下跌,给人感觉就是庄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这只个股到达阶段性底部之后,成交量却突然异常放大,同最近的时间段相比,该股的成交量放大明显,就算和形成头部时得成交量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通常超过当时顶部放量的规模。这种就是底量超顶量现象。
图形特征:
(1)当股价从头部滑落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个见底回升的过程。
(2)这个头部区间的成交量称为顶量,见底回升时的成交量称为底量。
(3)如果底量能大大地超过顶量,则较容易通过顶量造成的压力带。
市场意义:
(1)庄家一般在股价下跌通道中收集筹码,因此一边打压股价一边进行买入,其成交量不可能放大。只有当股价跌到庄家满意的低价区时,庄家才肯大力收集筹码,此时成交量会急骤放大。
(2)虽然当时的股价还在前一头部之下,能否冲上去还令短线客担心。但是急骤放大的底量如果远远地大于前顶量,则说明庄家并不将前头部看在眼里,甚至把它看成是新行情的底部。
操作方法:
(1)当发现底量远远超过顶量时可买入。
(2)当股价冲过前一头部的瞬间时,可迅速买入。
前头部的成交量称为顶量,而现在低位的成交量称为底量,顶量处一定有套牢盘,当股价从低位上涨至前头部顶量区间时套牢盘会挣扎解套出局,如果现在的底量没法超过顶量的话,将对行情的发展造成不利局面。
股价要想向上涨必然要克服前头部压力,也唯有现在底部的建仓量能够超过前头部的套牢量时,才能证明庄家的确有这个实力和信心去把前头部打通!
后量超前量
后量超前量的出现表明主力建仓的态度,并且仓位不断增加;主力仓位越重那么今后股价上扬空间越大,否则不足以出货;随着股价缓慢上升,后面成交量实际支持的股价已经超过前面成交量所支持的股价,或者说,前面股价成交的量已经被后面更高价的成交量所消化,已消除套牢盘只剩下稳定的获利盘,这为股价今后上升减少了阻力;
随着股价的继续上升和成交量的继续放大,股价连续突破前颈线位,拓宽了上升空间。从此股价将一浪高过一浪!
图形特征:
(1)股价呈波浪形上升,如果后面的上升浪成交量比前面的上升浪成交量大,称为后量超前量。
(2)后一浪放量上升时,如股价正好通过前一浪顶部,则股价还会涨。
市场意义:
(1)每一波上升浪如果都能持续放量,则股价能持续上升。
(2)如果后浪放量时股价能够超过前一上升浪顶部的话,则后浪的上升空间更大。
(3)庄家正是通过这种滚动操作,一边获取差价利润,一边将股价逐浪推高。
操作方法:
(1)在两浪之间的量极度萎缩区介入。
(2)在后浪放量时并且股价冲过前一头部的瞬间介入。
在一轮浩浩荡荡的上扬行情中,如果量能持续放大,股价也能不断地创新高,那么只要量不减不出货即可,直到后量不能超过前量了,那么就可能是构筑虚浪了。
底部放巨量下跌意味着什么?
股票放量下跌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弄懂什么是放量。股票放量是指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成交明显放大,成交量暴增。当日成交量比上一交易日有明显放大(至少10%以上)。股票行情怎样才能称作放量呢?假设昨天全天的成交量是1亿,今天忽然变成4亿了,就是放量。如果今天变成了1.1亿,就不算。放量是相对而言的,昨天1亿,今天变成1.5亿,你也可以说它放量了。
放量分相对放量和持续放量。相对放量是指今天与昨天比,本周与上周比;持续放量是指最近几天和前一段时间的某天的量做比较。
无量下跌就是成交量较前期大幅萎缩而股价下跌。
放量下跌就是成交量较前期大幅增加而股价下跌。
像跌停无量的话一般会持续下跌,放量跌停比无量跌停来的话,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放量可以用对倒来实现,具体的看盘口,一般来说无量下跌不要进仓,等放量反弹时资金再介入为好,尤其是跌停时,抄底的话刀刀是血,放量的话可以看做三方面性好一方面是有大量承接盘,另一方面是主力资金出货,最后一方面可能是对倒资金。一般来说如果出货行情的话,主力一般在K线上会出现严重上影线放量,然后采取或者跌停方式次高位出货或者是盘整出货,主要还要看均线和股票中心位移。
1、股票放量下跌含义
那什么是放量下跌呢?股票放量下跌是指股价下跌的同时,换手率放大,同时伴随着成交量放大(与前几个交易日相比较)。
放量交易是代表了这只股票近期出现了某些消息,或涨或跌那就要具体的分析但也要防止机构的恶意炒作。放量或缩量从任何股票软件上都会看到的,放量建议大家看换手率,成交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2、放量下跌意味着什么
股票放量下跌意味着有承接盘,不断有人被套牢,导致股价无力进行超跌反弹,以为每次反弹都会有新的套牢盘割肉,股价之后将进入到缩量持续杀跌阶段;但如果股价在相对低位出现放量下跌,意味着有主力资金引导股价下行,很可能是诱空动作。
底部巨量买入法
一般地,天量通常见天价,地量通常见地价,这便是“先见量,后见价”在股价走势中的常有规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股票在长期下跌之后,突然放量拉出一根大阳线或是大阴线,这根K线将前面的一根甚至几根K线实体全部覆盖,成交量也明显比前面一段时间要大得多。这种现象就称为“突放巨量”。这里我们主要了解一下股价在底部区域突放巨量的现象。
短线操作机会
1.股价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下跌,市场的风险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释放,抄底资金大幅介入,由此推升成交量大幅放大,短线存在操作机会。
2.在受到利空消息打压时,股价可能会直线下跌,之后短线抄底资金也会进行买入,由此形成了短线操作的机会。
实战案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股上市之后就步入了下跌走势之中,股价一路下探到了27.35元才止跌回升。
股价探底27.35元成功,之后步入上涨走势之中。图中方框区域内股价大幅拉升,成交量现巨量,由此可见市场资金在大举建仓,发出了短线看涨买入信号,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股在企稳之后有大量资金介入建仓,由此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于股价后市上涨的一致性判断。在大幅拉升且放巨量之后,股价向下回调,之后更是连续收阳线向上突破,短线买入信号更加强烈,所以投资者可以放心地进行短线买入操作。
此外,利空作用下的直线下跌也容易造成低位的巨量现象。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股很明显地出现了暴跌的走势,股价连续被封死在跌停板上,但之后该股放巨量打开跌停板,这显示市场有大资金在介入。之后股价整理后再次向上,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股在巨量拉升之后继续保持这种上涨势头,由此短线信号确立,之后该股从8.50元左右上涨到了10.50元附近,上涨幅度达到了24%左右,如果此时短线操作可获利丰厚。
散户投资者的心态主要有以下的几种:
一、散户的贪婪:
贪婪就是贪得无厌,赢得小利还要大利,翻一翻还要翻两翻。一波行情完成后,特别是在行情的后期阶段更是拼命想赚取市场最后的一份利润,不能够把握自己和在交易中的节奏,往往得不偿失,正确的交易利润最终被贪婪所吞没,当清醒的时候,已经丧失再次交易的权利。
二、散户的恐惧:
恐惧就是对风险过度的恐慌,特别是初入市场的散户,往往是违反交易中的原则之一“重势不重价”,自己的每次交易都要与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尺度进行比较,一次甚至数次的亏损将其多年的积蓄损失掉,就会变的视期货如洪水,这种心态导致悲观保守,坐失良机。
三、散户的吝惜:
吝惜就是吝惜资金,这种心态常常发生在散户短期被套,亏损额度在逐渐放大的前提下,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坐失及时割肉止损的良机,以至于被深深的套牢。丧失大部分的资金。
四、散户的从众性: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争论,而在争论的群体中三种人: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和不知不觉者,当一部分人的观点得到市场的验证,散户就会长时间的关注并跟从,而这样又同时会影响更多的人,因此,随大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往往大部分散户都看清方向的时候,也就是行情要发生突变的时候。记的中国有一句名言“群众的眼睛是亮的”,但是在期货分析中,这句话恰恰是相反的意思,真的所有人都看清的,错误的可能性也就是最大,所以大部分的散户也就成为“群众”中的一员。
当行情开始上涨的时候,一些缺乏知识、信息和独立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开始出现从众的心理,固然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安全感。因为“大多数”也代表了人气。但是期货市场常常是少数人传多数人的市场,既然如此,为何不甘居于少数,而是站到大多数一边去呢?因此,当行情从底部启动时,大多数的人都会说是量小、反弹,不能跟进。而当行情放巨量到顶部时,大多数人都会说只要有量,还会创新高。前者多数是空仓,所以期价就还能上涨,而后者表明多数是多仓,坐在轿子里等着别人抬着上山,所以期价也很难涨动。在这两种情况下,多数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主力机构就可利用拉升或砸盘,使多数人踏空追涨或套牢割肉。
如果你也在潜心研究股市,不妨关注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战舰(yk66009),了解更多更多财经资讯、经验技巧和操作策略和强势牛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