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马上就要过年了,学术界却一点都不太平,风起云涌一副“过年”的样子。
先是有《冰川冻土》这种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上,7年前赫然出现了一篇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和实践》的论文。
当然光看这个标题没什么问题,一看就是那种充满了学术气息充满了研究成果的文章。实际上呢,却是一篇题目专业严谨、内容极尽谄媚的论文。作者虽然是在论述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却用了超级多的篇幅来赞美自己的导师(《冰川冻土》杂志的主编),通篇大量使用了华丽的辞藻以及谄媚的言语,来展现导师和师娘的优美感。结果7年后被媒体披露了出来,瞬间作者以及他的导师被送上了热搜,在年前的这段时间内,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接着又有“10岁孩子散文被核心期刊收录”的新闻被爆出。
这次的期刊变成了金融界的核心期刊《银行家》,作者变成了10岁的小学生,而通过网友的深扒,这个小学生,正是《银行家》主编的儿子,这么奇妙的关系,让这个12年前的新闻瞬间上了热搜。
据报道,这个小学生从2006年的时候,就开始上稿《银行家》的“父子集专栏”了,当时他只有十岁,十二年来坚持不断创作,从文章到书法再到新书,创作领域不断扩展。当然成绩也是很斐然的,到现在为止已经上稿92篇之多!要知道我国有那么多的硕士博士,夜以继日的研究不眠不夜的做实验,就是希望自己写出来的论文能够被核心期刊收录,结果自己拼了命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被人家一个十岁的孩子轻轻松松就做到了,不能不说是一件讽刺的事情。
而这两个新闻,就像是导火索一样,瞬间点燃了众多网友们的愤怒:
一个十岁的小孩,水平再好能好到核心期刊的水平?
把散文发在金融核心期刊上,主编你是刚上班的新手?
这不是明摆的以权谋私吗?你让那些千辛万苦的想上却又上不了核心期刊的学生们怎么想?
这个孩子的文章水平真的达到了核心期刊的水准吗?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新闻了,之前就有人采访过这个主编爸爸,就他孩子的散文上了核心期刊这件事情进行了提问。而他的回应呢?很简单“没什么好解释的,谁文章好就发谁的”。
言外之意,我儿子就是天赋异禀,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写作水平很好,完全符合核心期刊的要求,你们的文章上不了需要自我反思,想想自己为什么水平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孩子,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水平上,而不是把目光紧紧的放在为什么十岁孩子的散文能上稿核心期刊这件事。
那么,这个孩子的文章水平真的很高吗?
带着这个问题,开心爸爸了解了一下这个十岁孩子发表的那些文章,幸好现在的网络很发达,有的网友已经非常细心的把这12年的文章都下载下来了,并且做了个合集。当然因为时间所限,再加上开心爸爸也确实是没什么兴趣把所有的文章一一拜读,仅仅是挑着看了其中的一部分,不过拿这些文章来“管中窥豹”这个孩子的文章水准,应该是足够了。
经过研究,开心爸爸得出了两个结论。
首先,这些文章其实并不是作为金融方面的论文被刊登的。
在《银行家》这本期刊上有一个叫做“文化休闲”的栏目,顾名思义,就是一些诗歌散文小说之类的东西,而这个孩子的文章也都是收在这个栏目中的,所以虽然说是上稿了核心期刊,但是此核心期刊非我们想的核心期刊,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说明这位爸爸做的还是比较克制的,并没有像很多网友们想的那样,利用自己作为主编的编校审权力,而为所欲为。
其次就是这些文章的水准了。
这些文章给开心爸爸的感觉是还不错。
当然这个还不错的结论是针对这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的,纵观全部的文章,涉及到的题材很多,从大自然的描写,到心理活动的刻画,再到国内外的游记,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的涉猎很广;文笔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这篇《假如没有了音乐》中“森林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到懒熊震山响的呼噜声,和狐狸肚子的咕咕叫声”的描写,还是很生动的,寥寥几句话,既把熊和狐狸不同的表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又从侧面捎带出了静悄悄这个现实。
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写作方式,出现在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手中,确实是难能可贵。
但是也仅仅就是这样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就算是有自己的思考限于阅历的不足,也深入不到什么地步。如果说这种水准就是主编口中的“谁文章好就发谁的”的话,确实是很难让人信服。
总的来说,这个孩子的文笔尚可,阅历也不错,在同龄人之间属于中上水平,好多篇都可以作为范文在同学们之间朗读的。但如果说这水平就配上核心期刊的话,真的是拉低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平均水准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一出“主编爸爸为孩子以权谋私”的伎俩罢了
不管是大谈自己孩子“天赋异禀”“文采很好”,还是大义凛然的说什么“谁文章好就发谁的”,但是在国家的核心期刊上,陆陆续续的发表了将近一百篇文章,而且还动不动就给自己的书做广告,怎么都说不下去了。毕竟核心期刊在我国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净土,代表着极高的研究水准以及参考可信度。
一言以蔽之的话,不外乎是公共资源私用,拿学术期刊的版面给自己的孩子“长脸”,这是标准的以权谋私,是说什么都没法改变的事实。爸爸是主编,还是杂志的组稿审稿负责人,这不就是明摆的“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吗?这种制度下的审稿与流程,显然没有了最基本的公平公正性。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心爸爸也看到了期刊已经发出公告,表示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管怎么说,这个主编爸爸接受处理是没跑的事情了,而这个匪夷所思的新闻也快到剧终散场的时候了。
但是,这场闹剧带给我们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爸爸爱孩子可以,但是拿公共资源来做私事,是不是有些不恰当?
就媒体的报道《银行家》杂志的版面一直以来都很紧张,别说散文诗歌广告了,就算是正儿八经的经济类文章,从投稿到上刊至少需要2个月甚至更多,就是在这么紧张的版面情况下,非要设置一个文化休闲的栏目,而且还堂而皇之的为其命名为“父子集”,这只能说是太明目张胆了。
其实自己孩子文章写的不错,想要鼓励有很多的渠道可以选择。小一点可以给孩子精神以及物质上的奖励,激励孩子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前进;大一点的可以拿着孩子的文章给一些公众号投稿,给一些儿童作文之类的杂志投稿,或者参加全国性的征文大赛等,不管是哪一种,都能够达到激励孩子并且给予孩子成就感的目的。远比把孩子的散文放在财经类杂志上,效果要好得多。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样的爱孩子,其实更多的是做出了一个坏的榜样,更多的是害了孩子。
爱孩子更要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行为榜样,是他们知道真善美,获得社会经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爸爸妈妈能够表现出积极的世界观,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正确的心态;而如果爸爸妈妈经常表现出一些错误价值观的话,孩子更有可能有样学样,从而误入歧途。
那么,作为爸爸妈妈该给孩子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
守规矩的榜样
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守规矩的情况很多,比如超市的收银台前,要求我们守规矩排队一个个的结账;比如马路的红绿灯前,要求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交通灯的指示行动;比如公交车的候车站,要求我们排好队,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很有秩序的上车......
而这些场合更是爸爸妈妈做出守规矩榜样的地方。
之前开心爸爸带开心出去的时候,就见到过这样的一件事:
一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想要通过十字路口,这时候前行的正好是红灯,但是妈妈呢,不管不顾拉着女儿就往前跑,看样子是想闯一个红灯。女儿呢?则是拉着妈妈的手不断地重复着“妈妈现在是红灯,妈妈我们不要闯红灯”,但是她幼小的身躯又怎么能拉的过自己妈妈呢,就这样被拉着闯了红灯。
也许妈妈确实是有事情比较赶时间,所以才选择了闯红灯,但是这种行为的本身却给孩子了一个坏的榜样。好的榜样能够健全孩子的观念,促进孩子快速的成长;而坏的榜样,只会混淆孩子的善恶观念,影响孩子的一生。
爱学习的榜样
之前有很多爸爸妈妈给开心爸爸留言,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玩平板的时间,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确实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抱着手机平板无法自拔,有的孩子甚至吃饭睡觉都不放下。实际上,孩子过度沉湎于电子产品中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影响是很大的,从精神层面上不利于他们大脑的发育,毕竟看电子产品大脑缺乏有效地刺激;从身体层面来说,电子产品接触的太多了,孩子的视力以及脊椎等部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所以每个爸爸妈妈都想帮助孩子戒掉电子产品这个瘾,但是该如何去做呢?
开心爸爸的建议就是,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您想让孩子爱上看书,那么自己就需要先创造出一个阅读的环境,并且做出一个阅读的榜样。如果连爸爸妈妈自己回到家里面就抱着手机刷微博的话,又如何要求孩子去看书呢?
去年在《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的武亦姝最终被清华大学所录取,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孩子的优秀,实际上她的爸爸更加优秀。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就关掉手机,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交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培养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出来。
实际行动的榜样
其实很多爸爸妈妈也知道,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非常重要,他们也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给孩子灌输一些大道理,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怎么做会更好。对孩子来说,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没有实际行动仅仅教育的话,很难让孩子真正的明白自己该怎么去做。
之前开心爸爸在网上面看过一组图片。
一个孩子在商场喝酸奶,因为不是很娴熟,不小心把酸奶洒了一地。孩子妈妈呢,并没有招呼保洁员过来帮助把地面清扫干净,而是从自己的包包里拿出纸抽来,自己拿一张给孩子一张,接着蹲了下去身体力行的擦起了地面。孩子呢,被妈妈的行为感染也蹲了下来,擦起了地面。
当然这位妈妈完全可以仅仅只是教育孩子,比如我们喝酸奶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洒在地上;比如我们不能把垃圾扔在地上,应该扔到垃圾桶;比如我们把酸奶洒在了地上,就应该自己擦干净等等。看上去这些道理都对,但对孩子来说还是起不到根本性的教育,下次遇上类似事情的时候,孩子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的。
而妈妈蹲下来这个行为则是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刻,真真切切的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办,怎么办才是最好的。这样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力量感是难以衡量的,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开心爸爸碎碎念
其实这件事,牵扯到了两个方面的未来。
一个是中文核心期刊的未来,如果一直都是放任类似的主编爸爸以权谋私,强行把自己儿子的文章塞入到核心期刊上的话,我们的核心期刊只能是每况愈下。值得庆幸的是,有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而且广大的网友们对于学术研究的水文也是逐渐逼近零容忍,在这个大环境下,可以预见中文核心期刊的未来,是会越来越好的。
另外一个就是孩子的未来了,就像是开心爸爸在上面说的一样,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丝毫不差的暴露出爸爸妈妈的各种不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妈妈的如何做一个好的榜样,远比如何教育孩子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