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对于葡萄界的朋友来说一点也不陌生。这是一个让葡萄育种家们为之骄傲的好品种,丰产稳产、口感好、粒大耐贮、抗病性强、易栽培。
因其市场价格高,种植户视它为致富法宝,争先种植;口感好,消费者认可,耐储运,收购商乐意收购;苗木商们更是抓紧繁育,乐此不疲。感觉只要和阳光玫瑰葡萄相关的,都能捞的油水,搭上这趟致富快车。
业内人士评价:任何一个有潜力的品种在我国迅速蹿红,我们总有能力以几近相同的速度将它玩坏!砂糖橘、沃柑都出现过“抛物线”似的发展轨迹,迅速达到至高点,再快速回归理性,事实上阳光玫瑰也正有此苗头。
过度催早上市,品质不可兼得
很多人信奉着“早熟就是硬道理,抢占市场先机,就能多赚钱”的市场规律,打时间差的做法的确有效并且屡见不鲜,但在阳光玫瑰这种葡萄上,今年的时间差打得有点过分!
4月初,云南第一批阳光玫瑰就已成熟采摘,采购商们蜂拥而上,都想拿到第一批货,先赚上一笔大的。
“有货拿就有钱赚”的采购表象也致使种植户恃果要价,一次高过一次,最高则达到了130元/公斤。谁的阳光玫瑰更早一步成熟就离暴富更近一步,越早熟越能卖上好价钱,但是过度催早却不可兼得于品质。据反映,今年的阳光玫瑰外观、口感都不如去年,并不会激发消费者二次购买的欲望。
一度涨价罔顾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并且在品质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那只有一个结果,种植户和采购商谁都别想好过!
当前,上市的阳光玫瑰还仅仅是极少一部分,如此高昂的价格加上不匹配的品质带给消费者的只有不愉快的体验,这势必对此种葡萄的认知不利,后期消化能力堪忧!
况且,采购商利益若长期得不到保障,必会滋生负面情绪——放弃收购止损,但种植户却不能不卖,到时候谁来收可能会成为问题,受伤的最严重的只会是种植户。
恶性竞争显现
2019 年,阳光玫瑰已经开始有恶性竞争迹象了,大家一窝蜂来做,有些已经开始打价格战,然后农户种的品质也随之下降。
还有就是技术水平不够,种植条件不适宜,各种地方的果农都开始种阳光玫瑰了。
走进一个又一个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大的小的,新的旧的,熟悉的陌生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果型大穗化,一穗果能有30公分以上,重量能达到2-3斤;
挂果超量化,放眼望去满树的果穗沉甸甸的挂着,亩产少则到4000~5000斤,多则6000~8000斤;
追求颗粒最大化,单粒重15克以上,膨大剂超量高频使用,似乎果越大就越好卖;
化肥使用盲目化,为了让满足大穗大果,拼命的给果树施入各种化肥,大水大肥似乎成了种植的不二法门......
(大小果)
而最终,我们看到的,吃到的,就是各种超大穗超大粒的空心果,或者是畸形发育不良的大小果僵果,再或者是一面黄一面青的阴阳果......
而这些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有甜味,果肉软水,只有淡淡的、似有似无的一点点香味,或者是各种难以描述的怪味。而更多的是没有任何味道,就像只是在吃一个比较甜的普通葡萄品种而已。
我们是时候该好好反省一下了,而不是把这个这么优秀这么惊艳神奇的一流品种做成一个只有三流品质的低端货。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写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资料来源:万果风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