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仅献给需要的朋友,键盘侠请远离,喜欢请关注收藏转载,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不当之处请谅解,谢谢。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和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起,言语和行为的交流必不可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恰当运用语言技巧和行为艺术,将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在管理班级和与学生相处时,一定要注意班主任的语言技巧与行为艺术。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语言技巧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我套用为:“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的语言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思维的秋霜。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语言技巧的运用:
1、语言要具备人情味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语言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因此,情感应是班主任语言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校最害怕的就是班主任,他们在班主任面前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压迫感,因此班主任的语言中必须散发亲切、友善、尊重、信任、宽容的气息,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不仅可敬、而且可亲。班主任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要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情绪,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理解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班主任的思想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班主任的角色要从“说教者”变成了充满亲情的“关心者”。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了,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启迪发挥教育功能。
班主任一味板着脸说教是行不通的,反而会拉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班主任充满情感性的话语再加上丰富的哲理性,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而回味无穷。让孩子们领悟到了班主任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因此,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实际,善于捕捉容易使学生思考醒悟的机会,动真情,说真话,语意要明确,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启迪的余地,使语言技巧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育中来,让启迪发挥教育功能。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行为艺术
如果说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无形的楷模,那么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因此,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同样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艺术:
1、以退为进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工作手法要细腻、丰富,要讲求行为艺术。例如在中午时间学生忘记了老师布置的社团任务而去踢足球,我“先发制人”,主动提出来支持学生适当的体育锻炼,要求和他们商订个协议,来约定每个星期可以踢球的具体时间与次数。这一招“以退为进”果然奏效,大获成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们果然按照我们的协议执行。这份小小的协议帮助学生学会了平衡体育锻炼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2、刚柔相济,恩威并施
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刚”是严格要求,“柔”是爱心关怀,“恩”让学生感动,“威”让学生敬服。严格的要求不是“严肃的表情”、“严厉的态度”。班主任工作,要用“爱心”加“严格”,班主任既有适时严格地“专政”,及时地制止班内的不良势头;又要有理解的“爱心”,当学生们有良好表现时及时给予奖励。由此看来,管理班级,打不出威信,骂不出威信,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先要用情感在学生心里树立一个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形象,一个有知识涵养、宽容大度的形象,一个严肃认真,不失幽默的形象,一个善解人意,却又绝不姑息不良错误的形象,让学生觉得你可敬、可亲、可信、可爱,只有 “爱”才可以出威信。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语言要善于传情,工于达意;工作手法要细腻、丰富。我们应不断锤炼语言技巧,在工作中讲求方法和艺术。对于学生,我们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亲近,少一些疏远;多一些帮助,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噪。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建设能力,让我们的班级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