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至此,北斗三号30颗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意味着,中国北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将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
图片来源:胡煦劼 摄
一直以来
在卫星导航系统领域
美国的GPS基本形成
“独霸天下”的格局
世界各航天大国都逐渐意识到
发展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不仅是航天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王淑芳22岁大学毕业即参与北斗系统研发,她见证了北斗问世。(2014年2月26日摄)新华社发
35年前
中国有一批仰望星辰的科学家
决心启动研制
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并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
寓意光明和方位的星座
——“北斗”命名
1985年
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陈芳允院士
介绍了利用地球同步卫星
进行定位和通信的设想
解决快速定位与通信问题
这一理论后来被归纳为“双星定位”
成为日后北斗计划的奠基理论
资料照片:陈芳允
从起步到全球组网
北斗建设“三步走”
第一步
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2003年,又发射了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北斗一号的建成,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3年,北斗一号完成任务退役。
第二步
建设北斗二号系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北斗二号创新构建了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到2012年,完成了14颗卫星的发射组网。
北斗二号系统的建成,不仅服务中国,还可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
建设北斗三号系统,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
2009 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20年,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这次发射的卫星,正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的收官卫星。
目前,北斗的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年后,将平稳过渡到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
为了“北斗”
无数的科技工作者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北斗”
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
慢慢长大
2000年10月
轰隆声刺破天际
“斗”指苍穹!
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
被正式送入轨道
时隔两月
第二颗卫星成功发射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星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03年12月
北斗一号系统
正式开始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
2012年10月
北斗系统成功发射了第16颗卫星
完成了卫星组网
2012年12月28日
北斗二号系统正式开通运行
服务区域覆盖亚太地区
2013年10月21日,总站技术人员对北斗车载用户终端的天线进行抗振动试验。新华社发
2017年11月5日
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
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组网的开始
2018年12月27日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宣告建成
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9年11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新华社发(郭文彬 摄)
今年3月9日
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也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
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
被科研人员爱称为“吉星”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郭文彬 摄)
上周二(6月16日)
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在临射前测试过程中
发现产品技术问题
发射任务推迟
今早(6月23日)9时43分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发射!
觉得北斗离你遥不可及?
其实,北斗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系交通出行、关系医疗卫生、关系“买买买”
戳图了解一下北斗对我们的影响吧!
更多有关北斗的问题
戳视频涨知识
中国北斗,为你骄傲!
图文来源 | 新华社、央视新闻、央视军事
编辑 | 王绍佩
审核签发 | 詹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