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国人觉得西方教育模式更好,更人性化。然而国外的教育模式真的有那么好吗?
英国人也很想知道这一点。由于英国在一些国际竞赛和测试中屡屡输给中国。一位英国顶级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的校长产生了对中式教育的强烈好奇。2015年,他邀请五位中国老师,在他们学校初三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
在这一个月中,这50名土生土长的英国学生将完全沉浸式体验真正的中式教育。最后,他们将在期末考试中和其他未加入中式教育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一较高下。英国BBC电视台跟拍了整个教学实验过程,并产出了一共180分钟时长的纪录片——《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够强吗?》
在纪录片的开头,五位踌躇满志的中国老师就完全接管了这50个英国孩子。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不止一次地说:不希望中式学校的孩子赢,因为这样一来就否定了更加人性化的英式教育,从而造成教育模式的大退后。
5位中国老师统统是国内重点中学的老师。这几个老师真的十分“中式”,一上任立马进行了雷厉风行地改革。让英国学生体验了一把逆向版入乡随俗。
首先,让穿惯了西装短裙的英国崽,统统换上了运动风统一校服。(校服还是挺好看的)。然后中式学校从升旗仪式抓起。
第八套广播体操做起来
英国学生以前从来没做过早操,也没升过国旗,他们觉得这种仪式既新奇,又愚蠢。把国旗升上去有啥意思?他们完全不理解这点。
随后,英国孩子们生平第一次体验了50人的大课。在英国,一个普通班通常不到30个人,老师从来不给他们排名,都是体贴周到地把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分到一个组,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的不同给他们开各种小灶,不,应该说是因材施教。
而中国老师则把50个人统统圈到一个班,用一套教案、一套板书给50个人上大课。学习时长也由每天9点上课4点下课拉长到早7点进校,4:30加餐后上晚自习到7点。这对于自由散漫惯了的英国孩子是个绝大的挑战。
每一个中国老师在正式上课前都在强调纪律,类似“你一个人讲话,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这样的“老师专用名句”张嘴就来。然而英国孩子却觉得中国老师越是唠叨,越是强调纪律,我就越是想挑战一下看看,因为这样很酷(Cool)。
很快,几个刺头因为上课讲话,被教物理和化学的杨老师一个请到教室前面单独坐着,一个请去面壁。这在咱们中国学生看来是莫大的耻辱,但英国孩子却压根不在乎。
教数学的邹老师也遇到了大麻烦。他教的三角函数学生们完全不理解,就连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学生都受不了他这样一路讲下去不跟学生交流的教学风格。数学课成了老师的独角戏,邹老师在台上自顾自讲,学生们在下面自己聊自己的。
数学课结束后,几个女生不得已跑去找自己原来的数学老师,那个大块头英国老师一讲他们就明白了。
与此同时,体育老师也很不受英国学生待见。英国学生原本的体育课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练习和玩耍。结果中国老师告诉他们,在中国,要想中考就必须通过体育测试。男生必须要跑1000米,女生800米,再加实心球、跳绳等等。
英国学生都懵圈了。他们之前从来没跑过1000米和800米。一个学习很优秀的胖胖的男生,连跑带走落后了同伴几圈,跑完就坐在操场上开始抹眼泪。英国体育老师连忙过去安慰他:“你至少坚持下来了,很了不起啊,别的同学在学习上不如你啊……”
还有教社会课和普通话的李老师,也遇到了教学生涯中的新麻烦。在社会课上(类似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她讲孩子要爱父母,父母总是对的。台下的金发小正太立马表示反对:“父母并不总是对的”。
老师说,你得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啊。班上胖胖的小女生立马举手反对:你错了,我们应该为了自己而活,你应该做自己。这种话在中国学生最多心里想想,结果英国孩子不但大声表示反对,全班还为他们的发言鼓掌。李老师能做的,只有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中式教育几乎是刚到英国就遭到了学生的全面抵触。5个老师一合计,觉得原因还是出在不够中式化上头。于是他们开始选班干部,教学生做眼保健操,甚至带着孩子们包饺子、跳扇子舞,渴望用传统文化来感化这群熊孩子。
教数学的邹老师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不惜买来一批九连环,让学生尝试在玩中学到东西(大雾)。
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没起效。
英国熊孩子绞尽脑汁跟老师对着干。一个据说原来成绩还行,但是完全不适应中式教法的男生从家里带来了水壶,上课煮奶茶喝,简直刷新了中国老师的认知下限。
教化学的杨老师让他端着自己的马克杯离开教室。他下堂课还堂而皇之地在教室里烧水。脾气超好的邹老师没收了他的水壶,祭出了“请家长”这个杀手锏。结果熊孩子的家长一脸无所谓,说:孩子一天上那么长的课很辛苦,他说离不开奶茶,我觉得也OK啊。邹老师只能面上笑嘻嘻,心里超无语地送走了熊孩子的妈。
除了上课煮奶茶,熊孩子们还想了许多馊主意破坏课堂纪律。中式教育的课堂场面一度失控。英国的大块头数学老师想听听中国同行有啥过人之处,结果一来就被学生破格的表现跟老师的无动于衷给惊呆了。这叫上的啥课?他怎么能容忍学生这样?英国老师也很想不通。
一直暗搓搓地希望中式教育失败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不得不出面来帮着中国老师管理课堂纪律。果然熊孩子也有怕的时候,一看到自家校长,就认怂了,百无聊赖地状似认真地开始听课。
结果搞笑的是,校长自己听了30分钟就逃出来了。“太无聊了,这简直让我想起小学三年级的那个热死人的午后,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昏昏欲睡”。
5个老师为了对付熊孩子,头都快想秃了。杨老师嗓子都喊哑了,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她肯定想,当初真是脑子进了水,才来英国实验中式教育)
邹老师喊出了那一句教师名言“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这句话应该是真心的)。
最后,老师们拿出来中式教育压箱底的绝活——开家长会。从表情上看英国父母们并没有太当回事,但是他们答应回去教育一下熊孩子。
在中式教育实施的最后一周,老师们像念经一样地向孩子们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而中式教育最大的益处也显现出来:学习时间超长!
至少跟英国孩子比,他们每天在校时间都比同龄人长好几个小时。在复习迎考阶段,英国孩子们终于发现中式教育“真香”的一面:老师上课喊他们抄下来的板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惊讶地发现光是背板书就可以达到复习的效果。
虽然课没好好听,但是笔记做得不错啊!
成绩出来后,几个中国老师心情忐忑,他们没有把握能赢过英式教育的孩子们。只能说,他们对英国人还是不够了解。
最后考试成绩是这样的:
科学:中58.33 分:英50分
数学:中67.74分 :英54.84分
中文:中46.88 分:英36.46分
注:科学包括了物理和化学。
尽管5位重点中学过去的中国老师对学生的成绩仍然不太满意,可赢下英国孩子还是妥妥的。
博航特中学的校长,也带着“真香”的笑容,向中国老师表示祝贺。
说实话,这真的只是一次实验。时间短,样本少,这五位老师也是中国教师中的翘楚。另外衡量的结果也太过单一,仅仅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但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我们在追求分数,实施应试教育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我们的教案也不能照顾到那些落后的孩子。
毕竟孩子们还是真真切切的学到了东西。
今天,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还在不断地探索,也许有一天,鱼与熊掌就是可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