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门景区,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区北端,为明长城著名关口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奉命督兵修补长城,始设此关口。有350多年历史,一九八二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张家口市区长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修建的,全长450公里。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3700米,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灰浆勾缝而成。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
大境门筑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门墙高一十二米,底长一十三米,宽九米。券洞为直墙半圆拱门,外侧高五点四米,宽六米;内侧高九点五米,宽六点八米,中有木制铁皮大门两扇。门额有清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大好河山”四字,每字足有一米见方,笔力浑厚苍劲。城楼顶部为长一十二米,宽七点五米的平台,外有一点七米高的垛口,内有零点八米的雉堞,东侧有台阶通上。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登临城楼,南瞰张家口市,山城美景历历在目;两侧,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清水河沿东太平山麓逶迤而下,纵贯市腹;北眺山峦起伏,绵绵不断,正、西两沟远通坝上,地势十分险要。
大境门造型朴实厚重,它所体现的粗犷苍劲、限而不拘的气势,在整个长城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大境门几经修缮,使这一著名古迹,成为人们争相前往参观游览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