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情 感 有 情 调 有 情 况
做江都人最爱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
第一检察部主任 王强
01
什么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是实体规范和程序保障一体构建的综合性法律制度。
认罪:是指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
认罚:是指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幅度及刑罚执行方式均没有异议。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主动缴纳罚金,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是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的重要标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仅仅是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表面认罚背地里串供、毁灭证据、转移财产等影响诉讼的,不能适用认罪认罚。
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应综合全案事实、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依法从宽处理。检察院提出从宽的量刑建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法院应当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
02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条件、范围及步骤?
适用条件:认罪认罚刑事案件,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适用范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刑事案件。
适用步骤:
1.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
3.在辩护人或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认罪认罚具结书》载明:犯罪嫌疑人基本信息、认罪认罚情况、被指控的罪名及适用的条款、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拟提出的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及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情形,该《认罪认罚具结书》应经辩护人或值班律师签字确认。
4.开庭时,向合议庭或审判员表明具结书是经自己同意后自愿签署的。
问:如果我提出辩解是否就是不认罪,从而不适用该制度?
答:不一定。如果仅仅是对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情节提出异议的,或者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仅对罪名提出异议的,不属于不认罪,可以适用该制度。
03
认罪认罚后的审判程序有哪些?
同意认罪认罚后,你也可以自愿选择法庭审判程序,包括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
速裁程序: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中,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办理。
简易程序:对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或者不符合速裁程序条件的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办理。
普通程序:虽然认罪认罚,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适用速裁或者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当适用普通程序办理。
0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优势是什么?
1.获得从宽处理。相较于未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更宽的处理,既从实体上从宽,也从程序上从宽,如量刑更轻、罚金更少、适用非羁押措施或非监禁刑的机会更多。
2.免费法律帮助。如果你没有委托辩护人,检察机关将为你申请安排值班律师免费为你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具体包括:
(1)向你解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其法律后果;
(2)为你申请取保候审;
(3)会在了解案件后,帮你预测可能的刑期,并告诉你如何获得尽可能轻的量刑;
(4)告知你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规定,帮你进行程序选择;
(5)签署具结书时,会和你一起在场,并解答你的疑问,确认案件事实和量刑情况;
(6)就你的案件情况向检察机关提出处理意见。
3.缩短诉讼时间。案件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起诉、开庭、宣判,减少审前等待时间,减少诉累。尤其是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速裁程序,不管检察院审查起诉还是法院审判,所用的时间相比于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件减少了一半左右。
0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会不会损害我的合法权益?
不会。首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其次,适用该制度时需要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帮助和见证;最后,该制度的适用完全尊重你的自愿选择,如果你对案件事实、证据、量刑任何一部分有异议,不同意认罪认罚的,就不适用该制度。
06
什么情形不适用认罪认罚?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表示认罪,但有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证证据或者串供、转移财产、不赔偿损失等影响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3.犯罪性质恶劣、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严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认罪认罚,但不足以从轻处罚的;
4.其他依法不宜适用的情形。
07
认罪认罚后可否反悔?
可以反悔,但与此同时案件将转为其他程序审理,认罪认罚带来的量刑从宽的优势也会随之取消。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以个人真实自愿为前提,该制度适用的目的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权益,制度的适用有严格的限制,除了对案件事实与证据要求符合法律规定外,还要求自愿同意,如果不同意,就不能适用该制度。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提出书面撤回申请,但对《认罪认罚具结书》确认的《起诉书》载明的主要犯罪事实、罪名和认罪表述提出异议或变更的,视为撤回《认罪认罚具结书》。
撤回《认罪认罚具结书》后,又重新确认该《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仍应重新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来源:江都检察
编辑: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