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古村——六家庄村

2024-05-05     地方小霸王大集合

原标题:​忻府古村——六家庄村

秀容在线

忻府古村——六家庄

任必义

六家庄村位于忻州城区光明东街,牧马河西岸,东临芝郡村、富家庄村,南抵东石村、原忻县造纸厂,西攘光明街,北依樊野村、杨家庄村。940亩的辖区内居住着2700多名居民。全村在册户数447户、人口1160人,耕地690多亩,历史上是一个城郊村。2016年被认定为"城中村",现隶属于新建路办事处。

村名的来历

古时候,大约400多年以前的明朝万历年间,雷、冯、赵、智、师、任六大姓人家,拖家带口,从外地迁徙来到这里聚居一起,开荒种地,浇水种菜,繁衍生息,建庄立村,起名"六家庄",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的变迁

1948年7月至1949年9月隶属于城关区;1949年10月至1952年9月隶属于二区(区政府驻东楼村);1952年10月至1956年3月隶属于城关区(区政府驻学道街);1956年4月至1958年8月隶属于城关镇(镇政府驻城关);1958年9月至1961年7月隶属于红星人民公社(公社驻城关);1961年8月至1981年8月隶属于城关人民公社(公社驻城关);1981年9月至1983年12月隶属于城关镇(镇政府驻城关);1984年1月至今隶属于新建路街道办事处。

淳朴的民风

自古以来,六大姓宗族和睦相处,互相帮衬,一团和气,均衡发展。户与户之间,人与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大,全村没有大户人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定成分时,全村最高成分为上中农。勤劳朴实是老传统,诚实守信为传家宝,一门心思发家致富,淳朴的民风,营造出和谐的村风。全村没有发生过一例刑事案件,也没有发生过一件涉毒案例。

精神的传承

肖镇青,又名肖蕃,1903年出生于六家庄村。1910年至1927年7月先后在忻县高等小学、忻县中学、太谷铭贤中学、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书。1925年冬,肖镇青由武新宇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返回忻县中学教历史、地理。利用讲台不断宣传革命思想,鼓励青年学生走上革命的道路。1936年,积极支持学生们闹学潮,驱赶走"主张关门读书,不让学生接触社会、宜传抗日"的校长范静山。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募捐,支持爱国将领。1937年夏,抗战开始后,党派他到牺盟总会工作。在临县县长任上,积极为八路军120师筹集粮草。1939年9月,受中共晋察冀分局派遣任区政府教育处秘书主任。1941年8月,在率领工作队抗击日寇大扫荡的战斗中,冲锋陷阵,奋不顾身,为掩护战友突围,英勇牺牲,年仅38岁。

六家庄村现有46名共产党员,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55岁,他们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

美丽的家园

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区框架日渐扩大,六家庄村被列入城市规划之中。2006年光明东街延伸横贯村东,直抵东外环公路。2015年再次拓宽,公交车穿行而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利条件,与城市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匹配,让村民们享受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优质资源,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各项实惠。

同时,六家庄抓住机遇,顺势而上,连通全长950米的小区至沙厂路的友谊路。建起12栋楼房,入住700户居民,建起12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起了网络文化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科技培训室,成立了老年日间照中心,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起了污水池1座,垃圾中转站2座,将家家户户的旱厕全部改成了无公害厕所,硬化了主要街道、巷道、环村路,墙面全部粉刷,安装路灯50多盏,建立健全卫生责任制,配齐保洁人员和车辆工具,接通城市自来水,供水入户,纳入城市排水排污管网,做到强电入网、弱电并网全覆盖,移动电信、宽带网络等信息化设施全面覆盖,强化安全用气、"煤改电"集中供暖等民生工作,进展顺利,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实现了路硬化、墙美化、灯亮化、树绿化,一个政通人和、村风和谐、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出现在六家庄村民面前。

生态绿色有机温室大棚

美好的明天

蔬菜种植业、物流运输业、商业服业是六家庄的三大支柱产业,继往开来、华丽转型、融合发展是三大产业的新态势。

蔬菜花色品种上由历史上的萝卜、白菜、葱等传统老几样,增加到如今的西兰花、荷兰豆、西菜花等近百个品种。建起500多座移动大棚,6座下凹式温室大棚。自产自销与外地长途贩运相结合,50多辆大型车辆跑南驶北,拉运回城乡居民需要的新鲜蔬菜、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与此同时,洗车、修车、停车等行业也星罗棋布,由最初的一个小卖部发展到76户超市、便利店。为壮大集体经济,建起农民经济合作社。形成了蔬菜产销、物流运输、快递配送、电子商务、餐饮服务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网络,繁荣了市场,满足了需求,提高了效益,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随着振兴乡村战略规划的全面落实和建设美丽乡村进程的不断推进,六家庄村将会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拓展品牌效应;为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提供接触自然、体验种养采摘的"实验田";着力打造高效、生态、安全、绿色、有机、观光、休闲、旅游、物流、服务为一体的 勺"菜篮子"基地和现代化示范园区。

忻州记忆首发

来源:政协忻府区委员会《忻府文史.忻府古村》2019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e3cbedea12f3e0a9b41afd2e8e3ec96.html


山西1人被查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