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有效证据的情况下,乌克兰和北约都尚未相信俄罗斯的撤军计划,而美国政府则宣称其发现俄罗斯并不是真正撤军,而只是在沿着俄乌边界移动,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重新部署,在某些关键地域的俄军部队正变得更多。而克里姆林宫对这些怀疑并未给予正面回应,只是声称撤军不可能在1天之内完成。
就在这种情况下,顿巴斯地区的局势突然一下子紧张起来。在积极造势,宣称乌克兰军队准备“侵略”之后,东乌民兵指责乌克兰军队违反《明斯克协议》,炮击顿巴斯地区,甚至试图暗杀东乌民兵司令等人。乌克兰政府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宣称东乌民兵正在顿巴斯前线挑衅乌克兰军队,制造假证据,为俄罗斯再次侵略乌克兰提供借口。
随着形势的进一步紧张化,以泽连斯基为首的乌克兰政府再也坐不住了,不再坚持俄罗斯不会再次入侵乌克兰的说法。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俄罗斯缺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北约为乌克兰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吸纳乌克兰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接受北约共同防御机制的保护;同时,泽连斯基还呼吁欧洲国家停止对俄罗斯的绥靖政策,制定再多的制裁措施,在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的那一刻都没有作用。
但北约并未做出多大改变,以美军为主的轻装快速反应部队正在进入北约东部成员国,而不是重装部队,北约强调,这些快反部队并不是为了介入乌克兰战事,而是保卫北约东部边界,确切说,是为了应对战争爆发后的数百万难民冲击。西方依然极力避免与核大国俄罗斯发生任何直接冲突,双方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很容易升级为不受控制的核战争和全球战争。
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重申,如果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美国及其盟友会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让俄罗斯成为一个“被抛弃的国家”,将俄罗斯踢出国际金融体系,美国及其盟友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强硬、快速、连贯的制裁措施,重点针对俄罗斯的金融和关键行业。
与此同时,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意、加、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重申支持乌克兰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乌克兰政府在面对挑衅的时候保持克制表示赞赏。而英国首相鲍里斯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的发言则更加强硬,声称不允许俄罗斯改变世界秩序和国际规则,英国政府将冻结俄罗斯精英在英国境内的资产,而欧洲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不用俄罗斯能源。
倒不是所有欧洲国家都同意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就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必须有限度,无论如何不能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业,这会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作为回报,俄罗斯政府随即宣布,如果需要的话,俄罗斯可以增加对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目前,意大利有约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正在转化为政治影响力,这也是俄罗斯政府积极推进“北溪-2”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不仅仅会带来经济利益,还有无法估量的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