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51年,东方红一号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机械臂能否带它回家?

2023-06-15     胡月芳

原标题:失联51年,东方红一号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机械臂能否带它回家?

遥远浩瀚太空,宇宙之中的星球,上面有没有外星人,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于神秘的外太空的好奇一直都存在着,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磨灭对它的向往。

曾经的人们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对浩瀚太空的向往最多也就是拿着望远镜看一看天上的星星,或者干脆仰望星空,想着上面是不是有嫦娥月兔,或者阿尔忒弥斯的存在。

但是随着人们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踏足太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留下属于地球人的足迹,似乎也变得不再遥远,在冷战时期,苏美的军备竞赛扩张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大气层以下的优势已经不能让这两个已经对彼此麻木的超级大国感到兴奋了,想要嬴过对方,就必须要在美国还没有涉足过的领域,并在哪里建设出苏联的绝对优势,于是,苏联人将目光投向了太空,如果能够发射一颗卫星,现在的世界格局会不会发生改变?

1957年10月,苏联人发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卫星,彻底拉开了太空竞赛的序幕,因为这样的行为意味着以后人类的斗争不会再局限于地表之上了,而当美国人还在震惊的时候,苏联又再次将一条狗成功送上了月球,这更加剧了美国人的恐慌,也就是在那一年,美国也开始了航空航天计划,与苏联在太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不载人的、载人的、登月竞赛,各种各样的项目纷纷上马,紧锣密鼓地展开。

当时的中国在取得了核技术的突破后,也想跟随着这两位超级大国的步伐进行航天革命,毕竟在当时,世界上能够发送卫星的国家少之又少,能够早一点完成这一项目,就能尽早地享受红利,所以咱们中国也立刻开始对卫星技术的研究,最终在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制造卫星,又能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计划轰轰烈烈地开启的时候,世界人民的目光也聚焦在了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太空上,宇宙的美好让所有的人都心神往之,在苏联和美国人成功的发射出卫星后,咱们中国也表示要搞卫星。

说干就干,中国派出了专家团队赶赴苏联展开观察,但是在经过长达七十多天的仔细观摩后,专家们也认清了现实,开展太空探索,发展卫星研究工作需要极其强大的国家经济作为支撑,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支持中国研发卫星的资本,但是办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既然发展卫星的道路目前走不通,那就暂时先退而求其次,暂时将发展的目光放在发展太空火箭上,这是相当英明的决定,只有将底子打好往后建造出来的大楼才坚实,曾经美国人第一次慌里慌张的发射卫星失败,就是因为很多的工作没有做好,中国吸取了美国人的教训,在一开始就脚踏实地,虽然走了一条远路,但是却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在经历过数不清次数的模拟实验和失败后,中国再一次成功的发射了中程导弹,这意味着咱们中国已经初步拥有了发射卫星的基础了。

随后在著名科学家赵九章,钱学森等先生的建议下,建造卫星的工作被提上了日程,1965年8月2日,中央正式批准了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的立项,同时提出了“上的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见”的要求。

上的去: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将卫星送上天,为了保证东方红一号可以正确地进入预定的轨道,中国的科研人员在这上面花费了很多的心血,最终决定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加装固体火箭作为助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固体火箭从无到有,再到正式可以使用仅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

抓得住是指卫星上天后的进一步跟踪测量,达到收集太空数据的目的,而看得见则是指要让在地面上的人民群众,用肉眼可以看到在天空中闪耀的中国的卫星,但当时东方红一号的体积较小,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中国的科技研发人员独具匠心地将卫星的外形设计成一个有着72个面的球体。

这样当卫星转动起来的时候,因为卫星角度的变换会产生一闪一闪的效果,为了避免在天气不好时看不见卫星,所以又在第三级火箭上加上了提升亮度的观测裙,以方便人们可以看到,同时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中国对世界宣布了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过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以方便各国观测。

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无私地付出,也将中国人民欢呼雀跃之情一起传播到了世界,而最后一个

“听得到”,则是能让中国和全世界都可以使用一般的收音机收听到中国第一颗卫星发送出的声音,东方红一号上搭载的乐音接收转播系统,同样是中国独有的系统,中国制造的强大,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初显锋芒。

1970年4月1日,搭载着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专列秘密抵达位于酒泉的卫星发射基地,17日火箭和卫星正式进入发射阵地。

最终,在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随着火箭的轰鸣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在十分钟的紧张等待后,卫星顺利进入了预定的轨道,来自中国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中国在探索太空的事业上坐上了早班车,正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可以独立自主研发并且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浩瀚无垠的太空里展开了它的工作,为中国传回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但是由于电池的寿命有限,最终在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光荣退休,但是它的轨道寿命还没有结束。

2021年6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仍在轨运行,人们纷纷呼吁,能不能把它带回来?

目前,咱们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升空,我们的宇航员们也正式入驻,之前传出的可以治愈强迫症的空间站内景图,也在网络上面引起了热议,还有人拿出了美国空间站里散乱的内景图片做对比,不少公知都在说中国空间站华而不实,还是像美国那样把所有的线路都暴露在外更方便操作和检修,如此令人捧腹的话在这个年代还有人能说出口,实在是贻笑大方。

中国空间站就是比美国人的整洁,既然美国人可以熟悉每根线路的位置,那么中国宇航员又凭什么不能熟悉每一块区域中的线路呢,意外不会因为美国人熟悉凌乱的线路而不到来,但确实会因为中国整洁的收纳方式而避免,都到了这个年代了,网络公知们就不要再想着鱼目混珠,混淆视听了,自己跪着挺好,不必试图把已经挺直腰杆子的中国人民拉下去。

此次中国的空间站除去令人惊艳的内饰以外,还有令人瞠目的最新科技,就是那根可以自由移动的机械臂,不仅可以辅助宇航员检修空间站外的问题,还可以监视舱外是否会有隐患,同时也可以通过连接端在空间里自由移动,这条机械臂的设计之复杂,智能程度之高堪称是我国在航天事业里最大的成就,美国部分人员还担心中国会依靠这条强大的机械臂抓取其他国家的卫星,实属杞人忧天。

因为抓取卫星真的是很难,况且中国的机械臂上也加装这个功能,中国一直都是专注于和平发展的,像这种违反国际公约的事情中国必然不会做,但倒是美国方面的态度很耐人寻味,根据美国说的话都是有实际例子的惯例,说不定美国还真盘算过以后靠着机械臂抓取别国卫星,最终称霸太空的霸权战略也未可知。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出现,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出现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事在人为,一清二白的新中国在西方国家,在苏联人的眼里不可能拥有卫星,但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航天路上的重重险阻,只要敢想,只要敢干,没有什么困难是打不碎的,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激励,更是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人民的激励。

东方红一号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打开大门后,中国如今的航天技术与日俱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它的存在更是激发起了无数孩子心中的航天梦,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在长大后,怀揣着心中的梦想成为了优秀的科研人员,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前赴后继地建设中国的科技领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人们可以怀念它,但没有必要强求它回来,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它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引路人,也是中国的心血。

就让它带着先辈们夜以继日地努力、带着老一辈革命家和平建设中国的期望和对中国人民深沉的爱,继续遨游在太空里吧,东方红,相信将来一定不止东方红,红旗必将插遍寰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dddf5cf3481ff173417fc9d93bd22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