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作战没优势,美军加快太空部署,踩点试探解放军实力

2024-05-21     兵器志

近日,美军又有大动作,大张旗鼓的在太空摆开阵仗,一场划时代的重组和战术转变已经出现。

美国太空军作战部部长萨尔茨曼表示,美太空军即将采取全新的太空力量生成模式,以推动其在高科技领域保持非对称优势的关键策略。

此举标志着美国在太空军事领域的战略思维和作战方式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反映了当前国际安全环境中太空作战能力重要性的日益增强。

首先,美太空军的结构调整和力量生成新模式的设计彰显了其追求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决心。

参照美国空军的重组计划,太空军未来将由9支常设德尔塔部队组成,这些部队将保持全时待命状态,轮流执行部署任务。这种部署方式旨在确保美太空军可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太空威胁和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美太空军此次调整并非仅限于内部结构和部署方式上的更新,而且通过国际合作,如与韩国空军太空作战部队的联合训练,以及计划与日韩共同举办的演习,扩大了其战略视野和作战空间。这表明美国正寻求在太空领域构建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共同应对太空战略挑战。

尽管美太空军展现出了迅速发展和战略调整的雄心,但仍面临2大挑战。

其中,外界对其人员缺口的担忧不容忽视。尽管美太空军表示将通过招纳其他军种资源和商业资源,以及实施全职与兼职兵役流动机制等措施来缓解人员紧张,但这是否能够有效满足未来太空作战的需求还有待观察。

此外,资金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虽然美太空军预算目前仍归属于美国空军的总预算之中,但资金的具体分配和到位情况充满不确定性。

在外界看来,美军近期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在针对中国,就太空军的最新部署来看,是否对解放军构成了威慑呢?

其实,威慑谈不上,因为解放军北斗系统足够先进,另外高超音速导弹等诸多高精尖武器,也是美军不得不警惕的存在。

在近期的公开讲话中,美国卫星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加格农披露,解放军正在太空领域迅猛发展,逐渐冲破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

那么,这种垄断指的是什么呢?

美国曾经的太空垄断主要基于其全球打击战略,这一战略旨在从本土发起,针对全球任何目标的迅速打击能力,而实现这一点,军事卫星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冷战末期,即使是美苏两超级大国也未能完全实现对全球目标的无死角覆盖,但美国随后在太空领域的持续投入无疑将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21世纪的太空领域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通过积极部署包括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以及吉林1号星座等在内的多种卫星系统,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太空监视和通信网络。

虽然从全球覆盖范围来说,中国的卫星通信体系尚未达到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水平,但是近几年来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持续进展显示,技术或资金上的障碍并不构成致命制约。

从已知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关键战略区域如西太平洋、印度洋等地,进行远程侦察、监视、指挥控制和通信的能力。

这不仅配合东风系列导弹的不同射程,形成了有效的战略威慑与实战能力,也实质性地动摇了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垄断地位。

因此,加格农的讲话不仅揭示了太空军事竞赛的最新局势,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多极化的太空竞争新时代的来临。美国的太空垄断地位正在受到挑战,这对全球安全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竞争促进了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强调了未来军事和平民太空活动的规范制定中,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dc15354d4a612403e0533a12d10a7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