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农从古代都城中轴线起源、明清两代中轴线变迁、中轴线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出发,并结合读者关心的“北京中轴线凝结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北京中轴线的时代变化”等热点话题展开讲解。
他介绍,北京中轴线始建时期业已形成的文化基础,与“中国”的“中”字的历史内涵密不可分,我国古代形成的“执中守正”的哲学理念,正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基础:“在这种哲学意识的影响下,我国古代的都城布局讲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即建造一座都城王宫时,其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因此,北京中轴线的建立,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物化。”
马建农说,随着时代变迁,北京中轴线逐渐延伸,“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城市甚至国家的发展,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核心,具有现实文化意义。”他表示,研究北京中轴线,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礼制,了解北京城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城市结构和布局的变化;此外也能够更好地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中国古代哲学和社会学思想,进一步印证北京中轴线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形成保护北京中轴线的民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