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座土家吊脚楼群,离恩施2小时车程,建筑都是手工制作

2023-12-24   修狗搞笑配音

原标题:湖北这座土家吊脚楼群,离恩施2小时车程,建筑都是手工制作

湖北,这里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土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也让这里充满着独特的魅力,这里关于土家族的景点有很多,恩施州的彭家寨就是一个,它在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内,有两百多年建筑历史建筑保存良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这里历史久远,但是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如果不是朋友带我来此,估计我这一辈子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它确实有点偏僻,名气也确实不大。

彭家寨的来源相当有趣,据说很久以前,有对年轻夫妻为了完成先辈意愿,寻访先人旧址,走到武陵山北侧山麓时,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无法继续前行。而在河对岸有两座高山,左边那座高山桃花盛开,右边高山则树木苍翠,隐匿众多奇石,有如观音坐在莲台之下的形状,风景优美,年轻夫妻这才发现眼前的景致,正是他们找寻了许久的先人旧址。

可是苦于无法渡河,只能干着急,此时河中缓缓升起一座小木桥,两夫妻才到达了对岸,并且在这里定居下来。这对年轻的夫妻正是彭家寨的开创者彭氏彭怀伞和他的妻子。如今村寨内大多是彭氏族人,有45户人家,共计250多人,是典型的血缘型村寨。彭家寨在古时这是还是兵家必争之地。东面是叉几沟,沟上架着160多年前修建的凉亭桥,又名凉桥。寨子前方是龙潭河,河上架有40米长铁索桥,与外界相连。

彭家寨当地山多田少,建筑应该依附山势而建,寨内建筑主要是土家族的吊脚楼,早期被称为干栏、阁栏、廊栏。吊脚楼顺着高山的地势修造,呈阶梯状一字排开,分层堆叠,高低错落,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40多栋,其中有22栋单套吊脚楼,每一栋都自成体系,占地面积在几百平方米左右。

吊脚楼是木质结构,木材以杉木为主,搭配着屋顶的青砖绿瓦,用木板堆砌墙壁,木栏扶手、走马转角,房屋里外都被涂满了桐油。楼前修筑篱笆,院落后方大多是竹林,用青石板铺筑小路,房屋四周还有吊楼。整个吊脚楼建造过程中都没有采用一颗钉子,手工制作的建筑物,靠榫头之间的空隙拼接而成,古人对于建筑结构的精准计算可谓是令人赞叹。

吊脚楼一共有三层,第一层是底层,用来放置杂物或者饲养家禽;第二层是饮食起居之所,附带着客厅,厅内设有火塘,里间是卧室。屋外还设有走廊、栏杆、长凳,用于乘凉、休憩;第三层是一般用来储存粮食或者其他物品。彭家寨的吊脚楼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土家吊脚楼群,层次、轮廓、形态上都具有美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吊脚楼的梁柱上还有八卦图、太极图、荷花、莲子等寓意着吉祥的图案,在主梁上还会钉上一块红布,红布包裹着铜钱或是纸币,寓意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再把加工后的梁柱拼接到一起,选上一个黄道吉日,祭祀一番才可上梁。彭家寨距离恩施约2个小时车程,中途要经过10多公里的山路,交通不太便捷,目前现在仍未开发完全,商业气息少,更适合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