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人世间》,学会人世间里的人情世故

2022-03-17     李风说电影

原标题:看完《人世间》,学会人世间里的人情世故

《人世间》这部戏真的是太上头了。这大概是这两年来我第一部狂追并且跟好多人安利推荐的连续剧了。

在追剧的同时,不单了解以前爷爷奶奶父母辈小时候生活的状况,同时还掌握了人世间生存之道,人间的一些人情世故。今天咱们就好好来聊聊这些人情世故。

中国是礼仪之邦,同时也是最重“情”的国家。

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之前不是说有国外的朋友来,一直都没搞懂我们国家的人情世故么。整天送礼,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同事朋友,说意思意思一下,没别的意思,这所谓的意识没啥意思到底啥是意思,都把歪果仁整晕了~

《人世间》这部剧算是把“人情世故”给讲得很明白的一部剧了。不管是职场中,还是生活中,都贯穿着,离不开人情二字。

一、职场中的人情世故

还记得吗?剧中的冯化成,为了他的诗歌发表能获奖,去给各种评委送礼,周蓉是很鄙视这种行为的。

其实我也鄙视,可能我跟周蓉骨子里都有一点很像,就是所谓的清高跟傲慢在作怪吧~

可是啊,职场中哪里能不是黑就是白,划分得那么清楚的啊?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多个熟人好办事。

但是职场中的熟人,如果不是工作相处混出来的,那大部分也是工作中的交集走动产生的,走动怎么可能少得了吃饭送礼。

我们可以保持“单纯”“不势力”,只要做好结果不是我们都欢喜并且能接受的就就可以。

最后周蓉在分房子的事情上,蔡晓光不是还给她“指”出了一条路,让她去打通关系,她自己接受不了。还记得周晓光说了什么话吗?社会人社会人,到底是社会人吃香啊~

蔡晓光跟冯化成的最大不同就是,冯化成看不起周蓉的自视清高,蔡晓光知道自己在人在江湖中难免世故,知周蓉的清高,没有看不起,更多的是想去保护她的这份“单纯”。

所以,他蔡晓光,帮着周蓉去送礼,去求人,去打通关系。

人情世故有多重要,我不维护,你不维护,不是不需要维护,而是有人在帮我们披荆斩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周蓉就是在岁月静好,因为有蔡晓光负重前行。

朋友说我是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我把这句话当成是对我的赞赏。

职场中,我也曾是我老板人情世故的【军师】:我会提醒他该去拜访谁了,哪个员工公司送什么礼物最好,客户那边怎么打点关系,什么时间去送什么礼物等等。当然,我获得了很多人想不到的老板对我的信任,老板最后连公司副总父亲过世了该送多少礼,礼到人要不要到类似这样的事情也会来问下我的意见。

不是说我有多厉害,多懂人情世故,就是想说一下:

职场中其实是躲不过人情世故的,而且,善用人情世故,很多时候确实也能让事情事半功倍!重点是,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和结果!

那就试想一下,做这些“人情世故”的难堪“重”一点,还是结果“重”一点,一对比,孰轻孰重,值不值得做自然就明白了。

我自认不爱搞这一套“客套”

,我更崇尚“真善美”,觉得人跟人之间不应该只有利益关系的,所以我逃离里职场~跑来大理“隐居”了。

但是这两年,也让我明白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跟在不在职场没有关系。所以,居然“躲不过”,那不如接受。

知世故而不世故,不是很好的吗?巧用人情世故能帮助亲朋好友解决问题,不是也很好吗?

二、生活中的人情世故

如果说职场中的人情世故,是有点”势力“,都是为了要谋求什么,那么家庭里的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其实并没有过多的私心。逢年过节家里人朋友之间的送礼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维持的方式,一种牵挂。

我们对爱的表达有时显性而浓烈,有时又隐性而淡薄。

《人世间》里边有一幕是讲到离开多年的周蓉终于要从大山里回家了,周妈那个日盼夜盼啊,像不像你妈过年在家一直念叨你怎么还没回家一样?

周蓉从大山里带回了一大堆东西,虽然最后出了点状况,自己回不了家,但是托人带回了的东西,苹果,鸡蛋,什么都有。

周妈还在念“你姐也真是的,这么远还带鸡蛋回来”边说边把鸡蛋放好。

你说,他们周家那会儿会吃不上鸡蛋或者吃不上苹果吗?不会!你说那么远带鸡蛋,就不怕都摔了吗?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

她带回来的不是鸡蛋也不是苹果,她带回来的是沉甸甸的爱。

多年未见,哪怕自己的条件那会还没那么好,她还是愿意倾尽所有,把她在贵州那个山洞里能有的最好的东西带回家里给家里人。

一是爱,二来也是想告诉家里人,不用担心,她在山里生活得很好。这份人情世故你们都收到了吗?

以前其实我不会去想那么多。但现在,我经常在别人的剧中看到自己过去或者现在的一些影子。

想起以前我每次过年或者放假都要提很多东西回去,一些家里没有的特产或者家里没见过的东西,每次提到手痛,好在后面现在快递都发达了,什么都可以快递。其实都是一样的,

都是对家里人的一份牵挂跟爱,都是爱的隐性表现。

以前过年总是要带年货去走亲戚,提了一大礼盒去又换回一大礼盒回来,那会很不屑,总觉得大人为什么要那么麻烦,提个东西去换个别的东西回来;那时甚至还想,好讨厌啊,提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去,最后可能“换“”回来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后来,长大了,也就懂了,

其实大人们换的不是礼盒,而是一份爱的传递跟延续。

所以,逢年过节再去走亲戚的时候,我不再心怀不满,而是会提前帮爸妈准备好礼盒,礼盒不是我们爱吃的东西,而是亲戚朋友们喜欢的东西。

剧中还有一幕,是周妈给周爸在收拾行李,包包都快塞爆炸了,东西还是没塞完。

周妈一边塞就一边流泪。

其实塞的是什么东西吗?不是,塞的是一份爱跟不舍。

看到那一幕,我就泪目了。我想起以前大学还有刚毕业的时候,每次回家之后要再次离开家里,行李箱总是被塞到拉链拉不起来。我妈还会另外在旁边拿袋子装几袋,跟我说书包可以背一袋,行李箱上可以挂一袋,另外一只手也可以再提一袋。

里边装的全部是家里的特产还有我喜欢吃的零食。她叫我拿回去跟同学同事分享。

我那会儿经常很不耐烦地说“妈,你知不知道你女儿的箱子超重了?“妈,你是不是还觉得我不够累,一个箱子那么重还拿那么多东西,你觉得我提的了吗一个人?”

那会我妈就会神情低落,然后轻声说了句“我想着你能带就多点,你在家天天吃腻了现在肯定看不上这些,到外面没得这些吃,可能就又想吃了”。

这样的事情,在那几年,每年都要上演几次。尽管我屡屡拒绝,但我妈屡败屡战~

现在想想,好想回去狠狠打那会的自己几巴掌,怎么那么不懂事!

其实父母塞的哪里是吃的, 那也是沉甸甸的爱,那是说不出口的关心很担心啊!

还好我在后面工作两年之后就开始“觉悟”了。从此不管她给我塞什么,我都说“好,拿,帮我快递走,我跟我同事朋友们一起分享,她们都很喜欢你做的小吃”。我妈那每次落寞的神情终于变成高兴的表情了。我到后来直至现在演变成什么样呢?我经常说“妈,给我寄个家里的什么什么东西吧”,可能就是越长大,离家越远,才反而越浓烈的思乡情吧。也更懂得人情世故里的爱吧~

所以啊,家里的这些人情世故,你还会觉得是“势力”吗?我还能举好多的例子,每次我回家,我堂姐表妹都会在我还没到家时,就把我喜欢吃的东西买好放到我家里,让我等着回去吃了。我也每次会看到她们喜欢或者刚好需要的东西是给带上一份,难道这是“装”吗?

礼尚往来,你念我好,我也待你好,不管家里人还是同事朋友之间,其实这种“人情世故”都会让我们彼此的感情升华,相处更愉快。

人是感情动物,我们在人世间终究躲不过各种感情,人情。居然躲不过,那何不借势而上。学着《人世间》里的人情世故吧,它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c61aab3f437fb5501d15e5e92387a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