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发展到底有多难?即便不是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想必大家也深有体会。
早在多年以前,国产车通常作为消费妥协的“性价比之选”,甚至在10万级左右的家用市场中,消费者出于对经济性、稳定性方面的考虑,仍会向合资家轿抛出橄榄枝;上升至15万级以上市场,国产车更是有价无市。但步入新能源时代后,自主品牌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除了众多造车新势力布局高端市场并小有成就外,传统车企也迎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升级。
时值月初,众多造车新势力雷打不动地发布了10月份的销量成绩单,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无疑是“再创新高”。当然,造车新势力迎来同环比增长,或许是因为本身的销量基数小,那作为“自主三巨头”的比亚迪、吉利和长城抢先晒出的10月份销量数据,便再一次证明了自主品牌深厚的发展潜力。
自今年年初开始,比亚迪便以持续扩大的领先优势稳坐厂商销量榜榜首,其它品牌遥不可及的“月销20万辆”,在比亚迪过往的成绩中只能算是“基本操作”。而在10月份中,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更是达到301095辆,同比增长38.4%;而全年销量237.1万辆的表现,完成年销目标300万辆的近80%,将年初的“吹牛”变为现实,基本问题不大。
说起比亚迪的核心优势,插混领域的DM-i/p和纯电领域的“刀片电池”自然是拿手好戏,但更关键的是,比亚迪能够优化成本、扩大布局、强化技术,配合着开拓海外市场,令“1+1”开拓出无限可能。就拿10月份来说,比亚迪海外销量30521辆、腾势汽车售出11500辆,便相当于“一家造车新势力”的单月销量;而随着方程豹豹5、仰望U8及宋L等车型的到来,比亚迪的销量水平、平均售价均有望再度提升。
不同于率先全面转型新能源市场的比亚迪,吉利汽车仍有着广阔的产品布局,在燃油、插混、纯电动力市场,数万至数十万售价级别中,都能看到吉利汽车的身影。今年10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180706辆,环比增长超6%,同比增长约19%,实现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同样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在燃油市场中,吉利的“中国星”系列成为15万级市场的热门选项,月均销量破万的星越L、星瑞等车型,足以算得上成功;而在插混市场中,银河系列成为重要的销量增长极,除了银河L6、L7以外,已经亮相的银河E8也令人充满期待。至于纯电市场,几何、极氪、睿蓝满足了不同市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喜好,同样是当下的热门选项。在由燃油市场过渡至新能源市场的众多传统车企中,吉利汽车算是较为成功的蓝本。
凭借在SUV市场的大获成功,长城汽车成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关于如何布局下一个时代,长城汽车给出的答案是出口、越野、新能源。除了持续扩大海外市场,推出哈弗大狗、坦克300等“爆款小众车型”外,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的潜力也正在逐步释放,10月销售30461辆、1-10月份销售200560辆的成绩,显得十分争气。
正如长城汽车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样,在2023年,长城汽车迎来了新能源产品的全面爆发,包括枭龙、枭龙MAX、猛龙、坦克400 Hi4-T,以及魏牌蓝山、高山等车型先后上市,为各个细分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选项。当然,相较于燃油市场的成就,长城汽车新能源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注定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相较于一时的销量增减,扎实的市场布局更加重要,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