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玄武门火拼兄弟、李世民逼宫李渊,不是李世民一早就打算挑战李渊,而是为了自保,干了一把“赌命”梭哈。
武德年间,李世民势力已成,引起李渊、李建成的忌惮,在继承权方面,李渊偏向太子李建成。不过,毕竟有亲情存在,李渊没想着血腥手段对付李世民,而是想用阴谋诡计,逐步分化瓦解李世民势力。
没想到,被逼到墙角的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事变”。将矛头对准李建成、李元吉的同时,也对准了李渊,他这完全是在“赌命”。
【李世民势力成长】
李渊并不是“昏庸无能”,李建成、李元吉也不是“纨绔凶险”之徒。从李渊起兵到唐朝建立,李渊一直掌握大局,统筹有方。而建立唐朝过程中,李建成、李世民各自统兵作战,二人功绩都很大,并没有明显高下之分。而李元吉在唐朝建立时,只有16岁,年纪太小,统兵作战方面无疑要吃些亏。
唐朝建立后,李渊称帝坐镇长安,李建成作为太子,更多时候是在长安辅佐政务。皇帝和太子不适合冒着风险去征战,李元吉年龄还小,于是统一全国、平定天下的军事统帅,很多时候就由李世民承担,而李元吉多是作为李世民的副手。
李世民长期在外征战,平定薛举、宋金刚、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允......等军阀势力的同时,笼络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事实上,虎牢之战之后,李世民消灭王世允、窦建德,基本荡平华北,使李世民的威望到达巅峰,开始功高震主。
天策府开府取士,李世民可以自己任命属官,手下形成50多人的文官武将集团。李世民作为天策上将,地位超然,执掌全国征讨,一时风光无限。
【李渊、李建成打压李世民】
李世民的势力圈子,让李渊忌惮不已。到唐朝成立第五年(武德五年),李渊一边倒偏袒李建成,开始有意打压李世民,剥夺他军事统帅的地位。比如武德五年,雁门关抵御突厥颉利,讨伐刘黑达,李渊派遣了李建成;武德六年、武德八年的对突厥战争,李建成也参与;李世民不再是征战中最高统帅。
到武德九年,对李世民的打压越来越明显,这一年对突厥战争,李渊原本准备派李元吉做统帅。并且以李元吉帅兵出征的名义,准备将秦叔宝、程知节....等李世民帐下核心人物,调归李元吉帐下节制。
这还不算,李世民秦王府幕僚受到打击,房玄龄、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如此下去,秦王府势力必将土崩瓦解。不过,能看出李渊是念及父子情义,只是削弱李世民,并没有干脆将他拿下,李世民却是直接动了杀心。
被一步步削弱的李世民受不了了,势力再削弱下去,再无出头之日,皇位将永远跟他说再见。李建成上位以后,他必然受到报复。为此,李世民准备来一次“赌命”,于是筹划了“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事变,很显然,李世民目标不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一劳永选对李渊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