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那个表情包女孩,长大后滤镜碎了一地

2024-01-18     灼见

原标题:微信里的那个表情包女孩,长大后滤镜碎了一地

Jan.

18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来源 | 王耳朵先生(huangezishiba)

01

7年前,一组3岁小女孩的表情包成全了无数网友的“姨母心”。

她叫权律二,一个来自韩国的小女娃。

提起她的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是你去朋友圈问问,是不是有人拿她做过头像;再去翻翻微信聊天群,总能看到这个萌娃不失时机地出场。

聊天开始前,来跳个舞,活跃活跃气氛——

说得真棒,给你点个赞——

宝宝不开心,不想和你说话了——

别伤心,宝宝爱你,比心——

即便没啥话题,卖个萌耍个宝,聊天群瞬间又热闹起来了。

那段时间,律二从国外火到国内,网友们也都化身“宠娃狂魔”,疯狂转发、二创。

可是,随着律二渐渐长大,大家对她的评价开始褒贬不一起来。

不是因为长相,小姑娘的颜值一直在线。

因为律二的妈妈暴露出的“野心”,多少有些让人担忧。

女儿成为网红后,律二妈妈不停地在各个国家各大网络平台,给女儿开设账号。

再往后,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小姑娘频繁出镜,并且成为了某视频网站上的吃播。

不过,只要孩子乐在其中,也没啥可说的。

直到最近,很多网友在油管上看到律二的吃播时,纷纷表示:“已经认不出她来了。”

镜头里的那个姑娘不仅少了几分孩童的灵动,一颦一笑都显得有些公式化。

什么时候和观众互动,什么时候解说食品,就连嘴角的微笑似乎都精心设计过,太早熟了。

而且泡面、蛋糕、炸鸡、火锅等高热量食物,是律二吃播中的常客。

对于一个刚刚10岁的小姑娘来说,经常吃这些东西,健康不会出问题吗?

还有那越来越女团化的舞蹈动作。

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学着取悦迎合成人世界,真的好吗?

这一切,都在网络巨大的流量和“出名要趁早”的无限诱惑中,变得混沌未知……

《律政狂人》里说:

“一般成功的童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像玩偶一般被大人操控,被鞭子追着打的可悲的赚钱机器;另一种就是懂得察言观色、颐指气使的早熟毛孩。”

希望那个最萌表情包女孩,能逃离这个魔咒吧。

02

律二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另一张经典表情包: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去年,这个给无数人带来欢乐的小姑娘凯莉亚·波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16岁,自缢。人们震惊、惋惜,可一切似乎早有预兆。

那张流行全世界的表情包,其实是凯莉亚参加一档儿童选美真人秀采访时的截图。

那年,她5岁半,出场后跟观众打完招呼,旁边的人示意她不要忘记微笑。于是小姑娘不得不笑脸相迎,然后,经典诞生。

只是这个“笑容”,仿佛凯莉亚短暂一生的倒映。

凯莉亚是童星,3岁开始,她的生活就被舞蹈、表演、柔术等各种才艺训练充斥着。其他时间,不是被母亲带着参加各种各样的选秀比赛,就是在前去参赛的路上。

小姑娘天生丽质,无论是浓妆淡抹还是礼服短裙,都能信手拈来。

有时候,看她穿着高跟鞋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模样,都不敢相信她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可是,凯莉亚自己真的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凯莉亚:“你喜欢化了妆在舞台上表演,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凯莉亚的回答让所有人心中一颤:“我不知道,我只想让妈妈开心。”

回答这话时,她的眼神空洞,笑容机械。

而一旁的妈妈则表示,“是凯莉亚有天赋,自己喜欢舞台和表演,她是自愿上台的。”

并且强调,“这是她自己选的,我只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

可实话实说,一个年幼的孩子,真的会自愿放弃游戏娱乐,日复一日地进行艰辛枯燥的训练吗?

逝去的生命不可能再来告诉我们答案,但是家人写给凯莉亚的那封悼词中,似乎说明了一切:

“她的一生都在参加选美,赢得了无数的桂冠和奖杯。”

据一位好友透露,随着年龄的增长,凯莉亚坦言比赛和名气带给她巨大压力,她的内心一直处在崩溃的边缘。

但是这一切,似乎都被舞台上的风光掩盖了。

有些人在微笑,却不是真正的快乐。

像流星一样划落,也许并非凯莉亚最大的悲剧。

无法选择的一生,注定冲不出漫长的黑夜。

03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凯莉亚火爆网络的时候,还有一个中国小女孩的表情包备受追捧。

小姑娘皱着眉头,眼神带着几许不屑、几许惆怅,撅起的嘴角仿佛又在诉说着心中的不甘……这样的表情,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

此后,聪明过人的网友,灵感爆发,表情包图库激增。

有段时间,微博上流行考古,有人追溯到表情包的原图。

知道真相的网友,瞬间露出了和小姑娘一模一样的表情。

然后,原主也跑了出来。

那个名叫 @陈静须安 的网友不仅没把网友的恶搞当回事,还大大方方地贴出儿时的照片,加入到“顽梗”的队伍中。

不过也是在这个时候,陈同学遭遇了一大波网络暴力。

有网友嘲笑她的长相,说她是某某小品演员的亲闺女就算了;还有人污言秽语,直接人身攻击……更多的人怀疑她蹭热度,说她想出名想疯了。

其实,陈同学那时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中学生。她和网友互动,也只是因为一点少女心和分享欲罢了。

除了有关表情包的几条动态,陈同学在微博上,也就为数不多的几段个人经历。

3个月后,陈同学发了最后一条微博,她向网友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迫切想要知道,不想长大和想要赶紧长大的孩子,心里分别是怎么想的呢?”

小时候盼着长大,长大后又希望回到小时候。

可惜人生是一次没有回头的旅程,无论我们想不想长大,都只能马不停蹄地朝前走。

其实,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陈同学心中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场网络风波,让她也成长了不少。微博停更后,除了那张经久不衰的表情包,江湖上再也没听到陈同学的传说。

04

娱乐至上的网络浪潮,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命运。

活在表情包中的那些人,到底有怎样的人生?

风波渐息后,他们的命运,又会驶向何方?

曾经的假笑男孩Gavin,从大洋彼岸,一直火到微博之夜。当晚与他合影的明星有几十位,连王思聪都忍不住往他身边挤。

但是,去年新周刊去采访他时,标题上赫然写着《走红第九年,假笑男孩不再假笑》

比起一个又一个的商业活动,Gavin更愿意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

记者问他:“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关注你了,你会感到失落吗?”

Gavin很认真地回答道:“没关系啊,我可以接受。”

失去了最初的热度,男孩反而变得坦然自在。

当初凭借着声情并茂,略显夸张的诗朗诵表演,被制成各种表情包和视频大肆传播的“朗诵哥”梁逸峰。

舆论的纷纷扰扰,曾一度困扰着这位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

有人还曾假冒他撰文称,“有华人的地方,就知道梁同学”。

可他最终还是屏蔽掉所有噪音,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的中文教师。

还有“成功小子”萨米·格里纳,大家都被他握着拳头,胖嘟嘟的脸庞萌化了。

可是,谁又知道那时他的父亲身患重病,因为这张表情包的广泛传播,他的母亲好不容易才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凑齐手术费。

父亲康复后,两个大人也没有继续消费孩子。

如今萨米已经长成一个小男子汉,谈及自己的年少成名,他甚为自豪:

“我真的很高兴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我的表情包。而最让我高兴的是,我还拥有我的爸爸。”

说了这么多表情包主人公的故事,不是想给在网上开心冲浪的你泼点冷水,而是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表情包里藏着的人生百态。

在这个“人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时代,凭借自己的禀赋和运气有利可图、有名可赚,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

不过,就像《双城记》里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名利和枷锁,是并存的。

— THE END —

本文选自王耳朵先生(lD:huangezishiba),作者:王耳朵先生,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真相来了!

曾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28年后怎么样了?

漫画:成年人的社交潜台词

龙年“春晚”如果排成这样,我断言观众看完,会站起来鼓掌

网红奶奶被骂半年后,百万网友突然排队道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bd924facf1cde3a82133b3bc3b7df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