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协议是给拆迁户上的第一道最重要保险,千万不要乱签字!

原标题:拆迁补偿协议是给拆迁户上的第一道最重要保险,千万不要乱签字!

导读:在我国,补偿协议的内容关系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对于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应当注意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条款;选择产权调换的,应该重点留意调换房屋的地点、面积、交房时间等条款。在签订协议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一个条款,如有疑问,要及时与征收方协商变更或者添加补充条款,避免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房屋拆迁通常可以根据其土地性质区分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城市房屋)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农村房屋)。通常来看,国有土地上房屋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城区,因此拆迁补偿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远高于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拆迁补偿。

对拆迁户而言,拆迁,拆的不是房,是两三代人的积蓄。

正因为其补偿金额的巨大,也最容易产生拆迁纠纷。100平的房子,一个平方补偿少给两千,拆迁户可就少拿了20万。有的地方的征收方,其实是把补偿标准压得更低,一平方少给四五千那是常有的事。这么算下来,100平的房子,可就有了四五十万的补偿款浮动空间。如果是商铺,可能在几年或十几年间,增值更明显、更巨大。

就我们拆迁户而言,一套房子基本等于一辈子积蓄,甚至是两三代人的积蓄。一旦房屋征收补偿给的低了,其实也就是变相的返贫了,几代人的心血白瞎了。

这也是一些地方,征收方和拆迁户容易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一方是项目为上,一方是生存生活为上,这更需要双方的反复协商来解决争议或分歧。

安置补偿协议是给拆迁户上的第一道最重要的保险,您千万别马虎签字!

当经历了与拆迁办的数论交锋之后,终于来到了签订安置补偿协议的时候。作为一般老百姓,对于法律规定不熟悉是在所难免的。在现有的情况下,评判一份安置补偿协议是否合理、合法,这是决定被征收人是否能够安置、保质拿到相应补偿的重要前提。

在我国,安置补偿协议应该载明哪些内容才能更加有利的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呢?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详细分解如下:

1、征收人与被征收人的基本情况。

2、被征收房屋的具体情况。包括被征收房屋的产权情况、房屋位置、建筑面积、结构楼层、装修及周边环境。

3、被征收房屋的评估价值。

4、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两种方式。

5、补偿费用。征收人应该对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过渡期间的临时安置费及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6、搬迁期限或者过渡期限。

7、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指违反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后,按照约定双方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

8、其他内容。协议双方认为需要在协议书中确定的各项内容。

补偿协议的内容关系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对于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应当注意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条款;选择产权调换的,应该重点留意调换房屋的地点、面积、交房时间等条款。

在签订协议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一个条款,如有疑问及时与征收方协商变更或者添加补充条款,避免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希望每位被征收人都能够签订合理合法的补偿协议,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