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01|洮儿河白酒的背后故事,一位抗日英雄的实业救国之路

2023-06-02     每日汉字

原标题:中国酒文化01|洮儿河白酒的背后故事,一位抗日英雄的实业救国之路

1999年3月,在白城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海宁路上,一座现代化的购物广场即将兴建。然而在开挖地基时,人们发现有58口窖池,即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危急时刻,人们连夜将这些窖池迁往他处,就这样,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福丰达烧锅窖池有幸得以保存至今。

那么,这些窖池究竟建于何时?又是何人所建?

要探究福丰达的历史,就必须从东北抗日爱国将领万福麟将军说起。

图片源自网络

万福麟(1880年一1951年),字寿山,祖籍直隶宁河(今河北省宁河县)官庄,生于吉林省农安县(今吉林省长岭县),国民党上将。万福麟出身靖威军列兵,作为张学良的部下,曾先后担任黑龙江省督办、辽宁省主席、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党军第五十三军军长等职。

民国十八年(1929年),黑龙江省督军万福麟独资在白城子开了商号取名福丰达。它开始不叫福丰达,而叫福合义。这个商号有丝房、粮栈、油坊、粮米铺,还有当铺。整个商号资金虽只有几万,但在当时在城内只有1万多人口,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的小小白城子来说,可谓是第一家大商号了。尤其它是督军开的商号,势大财多,更是一般商人可望不可及的。

图片源自网络

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悟出,要兴盛中华,必须发展实业,“实业救国”已成为当时一股社会潮流。身为黑龙江省督军的万福麟自然不甘心落后。建商号需要一大笔资金,一般人家也建不起。但对一个督军来讲,这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小数。建商号烧酒虽不是赚大钱的买卖,但“旱涝保收”,多少都有些收益,不会冒有蚀本的风险。何况当时白城子周围粮食多,原料充足,交通方便,所以万福麟办实业就选择了这个行业。

最初福丰达没有瓶装,产出的白酒全靠酒篓装运,行销各地。

图片源自网络

说到酒篓,当下民间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年轻人甚至可能没听说过,所以这里再介绍一下。酒篓,最外层用柳条编成,里面糊纸,每糊一层纸即用猪血涂抹一次,这样糊过二三十层后,再用石灰进行处理,使“内胆”具备一定强度,这时篓里就能装酒了。这种酒篓不但轻便坚固,密封性也很好,装酒不跑味。 由于当地水质极好,且拥有上等粮食资源,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因此福丰达所产白酒质量十分出众。加上白城作为商业城市,往来商贾颇多,一来二去,福丰达烧锅的名号随着商队的马蹄四处传播开来。

图片源自网络

有着“福丰酒海浓香美,味占洮水第一家”美誉的福丰达白酒逐渐成为当地人与往来商队的追捧对象。 民国十八年(1929年)秋天福丰达烧锅建成开业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白城子街内虽有几家大买卖,但都不如福丰达财力雄厚,福丰达是当时左右白城子街面经济的最大的买卖家。时人盛传“喝了福丰达烧锅的酒,会有福气、福运,也会富贵”,加之张贴“福”字于酒篓,百姓誉之“福酒”。现存于白城市政府院内的“老万大楼”,是万氏家族当年在白城(时称洮安县)经营和发展的历史佐证。而今天福丰达烧锅这个老字号依旧在我们身边,它就是中华老字号,吉林省著名商标——洮儿河酒。

福丰达烧锅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它又为何改名洮儿河?这背后又与六下江南的乾隆帝有什么渊源呢?我们下期揭晓。

全媒体矩阵在这里哦关注的人都说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b052d903f7d3c1133e7514904c21a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