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东北师范大学:”陆班”是个什么班?

2023-10-16     每日汉字

原标题:22|东北师范大学:”陆班”是个什么班?

东北师范大学有个“陆班”。

就读种类的学生都是物理学科的尖子生。

那么,东北师范大学的“陆班”因何而建?

今天,一点资讯每日汉字全媒体平台就和大家聊聊这件事。

东北师范大学

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属于211高校,排名第二,仅次于吉林大学。

这所学校的建校史并不长,成立于1946年,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与长春师范大学、原吉林师范学院的超百年校史来说,东北师范大学很年轻。但是,因为这所学校是我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所以成为教育部6所师范类高校之一,学科建设与预算投入都很高。

很多人认为这所学校的文科强,其实理科也不弱,“陆班”就是理工科的集中地。“陆班”全名叫做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陆家羲而设立的班型。

陆家羲

时至今日,对陆家羲的评价依旧很高。

说他在艰苦环境下证明了组合计算领域中重大的“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问题,是中国现代数学家、组合数学专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然而,正当他业余研究巅峰之际,却猝然早逝。他的研究成果,他的钻研精神,他的遭遇,令人浩叹 。

加拿大著名数学家、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逊曾称赞他:“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并且请求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格兰威写信给包头第九中学的校长,建议将陆家羲调到大学岗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D.W.Strangway)在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过:“包九中的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

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市民家里.父亲陆宝祥是上海滩上“跑街的”,自产自销一些酱油精、味精等,一天不跑,全家就没米下锅.母亲李月仙操持家务,先后养育过四个孩子,前三个均因患病无力医治而相继夭折,只有老四家羲命大,长大成人.

家羲自幼聪慧过人,十分要强,6岁入上海南浔路正德小学读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学业一直保持优秀.1948年,正当他在麦伦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突然患了重病,无钱医治不久便辞世。这对于他的家庭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家羲勉强读到初中毕业,被迫辍学.1950年9月经人介绍,年仅15岁的他来到上海一个五金材料行当学徒,过早地承担起生活重压,体验到人世的艰辛。

东北师范大学

1951年11月,家羲毅然告别家人,离开曾给他带来欢乐和苦难的上海,只身来到北国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

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的五年多日子里,他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先后在材料、财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两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956年,松花江泛滥成灾,直接威胁到哈尔滨市的安全,他积极投身于抗洪抢险第一线,获市二等防洪模范的光荣称号.

他自学能力强,毅力过人。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总能系统地安排学习日程.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从点滴出发,踏踏实实地顽强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对于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小册子更是爱不释手.哈尔滨的冬天异常寒冷,但是为了学习俄语,他每晚坚持走很远的路去上夜校.据当年同他一道上夜校的袁懋远回忆,半年之后,家羲便可以用俄语同老师简单会话了.在语言学习方面,他有很高的天赋,在条件很差的环境下,他不仅基本上掌握了俄语和英语,而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日语。

后来,他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61年毕业,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陆家羲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东北师范大学

为了纪念陆家羲,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简称“陆班”。

【作者:一点资讯每日汉字全媒体平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e365197a0b1d74370e2438df9ef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