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动态、参与线下活动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4(不闲聊)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夜深了。
徐敏(佟丽娅饰)蹑手蹑脚回到家中,进到孩子们的房间,搬出自己的单人小床。
看到儿子念念(姜瑞霖饰)留下的字条,一天的辛苦一扫而空,她露出了微笑,把窗子关好。
丈夫陈均(吴昱翰 饰)的影子出现在窗户倒影,她瞬间战栗。
电影的温馨氛围在这里突然改变,进入了黑色恐怖色调。
陈均温和地劝她:“今晚回屋睡吧。”
但很快这层温情面纱会被他自己的愤怒点燃,变成对“为什么晚归”无休止的盘问,推搡,最后变成一场疾风骤雨的家暴。
陈均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他们曾经拥有平静幸福的四口之家生活。
故事的转折,在徐敏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多一点收入,进入药代行业。
当她成为了一个这个时代最推崇的女性:拥有一儿一女凑“好”字,事业独立,经济上拥有一定话语权后,她的命运反而急转直下——
她反而成为了这世界上最惨的人。
家庭施暴者的共同特性就是,发生在情绪激动之时,等到冷静下来,会扇自己耳光,会下跪,会忏悔。
但是,丝毫不会阻止下一次家暴的来临,徐敏的生活,仿佛失去灯塔指引的单薄小船,席卷进了随时来临的狂风大雨。
这世界上本该最安全的地方,反而成了地狱。
2001年,曾经有一部反映家暴的电视剧风靡全国,《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成为整个80后、70后的童年阴影。
当年,安嘉和在剧里施暴的直接原因是,无法接受妻子梅湘南(梅婷 饰)对自己隐瞒了被强暴过的历史,那个时代,女性被施暴,是因为某种意义的“不够完美”。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时间到了2023年,中国第一部反映家暴的电影诞生,徐敏被施暴的理由彻底颠倒了,“因为她太强,太完美”。
《我经过风暴》在7月29日已经开点映,并进行七城路演。电影的编剧、导演秦海燕无数次被问到一个同样的问题:“现在《反家暴法》都颁布了,家暴应该是农村、偏远山区才有的事儿,题材切口是不太窄了?”
事实上,她创作电影的初衷,恰恰是2019年,她的闺蜜,一个生活在北京,拥有相当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女性被丈夫施暴,向她求助,而她也目睹了,家暴多么难以取证和鉴定,一场错误的婚姻想体面收场,到底有多艰难。
秦海燕说:“城市有经济能力的女性中,有更多的沉默者,甚至她们自己更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是一个弱者,更恐弱。来自社会文化的压力,伦理的桎梏,将她们推向深渊。”
《我经过风暴》,要讲述的故事,可能从不仅仅局限于家暴本身。
《我经过风暴》
总会有人问被家暴的女人:“你求助啊,你离婚啊,你就那么离不开那个男的啊?”
徐敏当然想过自助,试图离婚。
刚开始,她试图获得警察的帮助。
在陈均怒斥她“看看酒桌的人,都快摸到你的胸了”,并因此暴打她的夜晚,她选择了报警。
但警察打开门例行咨询“是否开具验伤证明”之后,反感地问了一句:“你喝酒了?”
那一刻,男人的性别审判,大大优先于职业性,指向了她。
再后来,她试图获得亲生父母的帮助。
父母回应她的,是摆好一桌子饭菜,苦口婆心地教育她:“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陈均态度很好啊,婚绝对不能离。”
终于,她下决心离婚。
然而,在她最初试图获得年轻女律师李小萌(王影璐饰)的帮助时,小萌第一反应是,陈均看着挺好的呀。
不能完全怪别人,陈均除了家暴,在各个方面是一个没有大硬伤的男人,他是医科大学的副教授,业务过硬,年轻有为。
他对待同事、邻居、外人,温文尔雅,在父母面前态度诚恳,甚至对妻子徐敏的律师小萌,也永远一副充满歉意、略为局促的样子。
只有在面对徐敏的时候,他会用毛巾包着手去打,因为他学过医,知道怎么打不会致命,同时也不会留下痕迹,被法律抓到把柄。
他会在徐敏逃无可逃,到酒店住的时候,跟踪、胁迫、追到停车场,公然施暴。
无意中目睹这一切的李小萌震惊了,年轻的、尚未步入婚姻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在面对的,是怎样一个残忍的困局。
这一次,她决定真正站在徐敏的一边,站在女性的一边。
在整个离婚过程里,徐敏最难放下的是自己的孩子。
孩子目睹爸爸妈妈的争吵,哭着发问,她心软了,“妈妈永远也不会离开你们”。
当陈均表现出短时间的情绪稳定,她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短暂假象,她会自责,愧疚。“是不是我不好,是不是我有问题,是不是我把孩子的幸福毁了?”
在这样的反复和拉扯里,徐敏真的能如愿以偿成功离婚吗?
就算离婚成功,就彻底切断了她和陈均之间的痛苦纠葛吗?
《我经过风暴》某个意义,有悬疑电影的色彩。
而电影的结局是出乎意料的,也足够发人深省,绝对值得走进影院,去感受一下无法剧透的震撼。
总有人在问,如何识别家暴男,换句话说,陈均是如何成为陈均的?
电影里没有大篇幅地展开,但用了一幕戏,就足以发人深思。
在离婚的拉扯里,陈均的妈妈(艾丽娅饰)来到陈均家,面色阴沉,一语不发。
“她就是看不起我是个小学老师,才这样对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婚,绝对不能离。”
陈均沉默地给妈妈做了一碗面,试图转移话题。“妈,先吃饭。”
陈均妈妈一把打翻:“我跟你说话你听到了吗?”
在陈均惊恐的注视下,妈妈拿出了戒尺。
那一刻,已经是两个孩子爸爸的陈均,仿佛变成了3岁的孩子,在墙角里瑟瑟发抖,迎接即将来临的惩戒。
《我经过风暴》预告片出来后,引发了一部分争议:“是不是在煽动恐婚恐育,是不是在做性别对立?”
但仅仅这一幕,陈均的小传就鲜活了,陈均本身就是家暴的受害者。
可惜可怜的是,凝视深渊的人最后被深渊吞噬,屠龙者变成了恶龙本身。
在整个离婚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为了孩子忍耐”的徐敏,逐渐发现生活里孩子的异样。
女儿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欺负,她教她正当防卫,女儿却反问:“可是爸爸也喜欢你啊。”
儿子在游乐场施暴别的孩子,她赶紧阻止,儿子问:“要用毛巾对不对?”
家暴的最恐怖之处在于,代际传承是如此难以切割。
我参加了七城路演,发现一个现象:好多妈妈都说要带孩子看这部电影。
其中被点赞最多的是:我不想捧在心上的宝贝长大了被男人骗被男人家暴。
还有男宝妈妈说带他看,希望他成为一个暖男。
这片子成了防家暴教育片。
徐敏开始认真思考,“为了孩子,忍一忍吧”,究竟是不是她给自己找的借口,对孩子而言,这真的就是好的选择吗?
这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给女性们灌输着各种标准,潜在的规训。
比如,刚出茅庐,想大展拳脚的李小萌,她遇到的是另一个困境,妈妈觉得她的职业总接触社会阴暗面,久而久之,对生活失去信心。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样类似的话,我们在生活里,听得还少吗?
“不要离婚,孩子怎么能没母亲呢?”
“为什么就打你呢,你自身没有问题吗?”
“过日子都是这样的,打打闹闹,很正常。”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早点传宗接代。”
这样的话,密密麻麻编织了一个牢笼,最后让女性喘不过气,这里面的每一个无心之字,都像越来越大的雨点,重重拍打在女性的身体,最后让她浑身湿透冰冷,却又无处可去,无处容身。
陈均明确给出了拳头,但那些潜在的规训和标准,何尝不是每一个女性,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的,更普遍的风暴?
《我经过风暴》今天正式上映,但在点映过程中,它的口碑已经逆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可以看到《我经过风暴》这样的电影,是女性的幸运。
女性的一生,困难重重,性别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让她注定在更有阻力的环境里成长,她的一生,都在对抗着各种无形的风暴。
《我经过风暴》从来不仅仅局限于说家暴本身,它试图给女性一点松绑,一点鼓励,一点希望。
请记住村上春树的那句话: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祝福每一个努力生活的女性。
获取更多好文
·《33岁知道的事:关于钱,关于性,关于爱》 ·《34岁知道的事:关于钱,关于性,关于爱》 ·《35岁知道的事:关于钱,关于性,关于爱》 ·《36岁知道的事:关于钱,关于性,关于爱》 ·《37岁知道的事:关于钱,关于性,关于爱》 ·《38岁知道的事:关于钱,关于性,关于爱》
微信订阅号总是莫名其妙改版
为了避免我们一不小心 错过彼此
大家记得把“伊姐看电影”设置为星标关注
只需要五秒钟哦~~
先点击任意一篇文章标题下的蓝色字“伊姐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