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每家自有每家的认知。
有的家长就说:我们家就是打定了传统应试那条路,所以就早做打算。
这种想法来自于多年的经验,传统的思维和完整体系所能给到的明确未来。
无可厚非,却也不敢苟同。
无数家长好像是在千挑细选,左右斟酌为孩子报班的行为恰恰是最大的盲动。
都说:在上小学前多学点,上学了就能轻松点,不然压根跟不上。
仿佛听上去是千好万好。
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百利无害的事情,这些家长有想过负面影响么?
小美当年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家里也是在上小学前就给他补课,把一二年级的课程都教了个遍。
头二年,这孩子也不怎么听课,照样门门100分,家里可高兴了。
很自然,他成为了很多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三年级开始,这孩子成绩一落千丈,印象里好像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上学期,他便创纪录地考了不及格。
他家里人见状立刻麻了爪,开始请家教补习,可越补习成绩越差,最后到中考时,这孩子连普高线也没达到。
复读再考,还少了2分,最终无奈去了职高。
高中毕业家里找路子进了家工厂,可不久工厂倒闭,不到30岁下岗……
后头再也没这个人的消息了。
这孩子下岗的那一天,并不是他们家在四五岁就给他上课时所想象的未来。
所以,孩子有些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错过了合适的学习期再去学就很难了。
比如音乐,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一两种乐器,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选择是有问题的。
玩乐器的能力其实大了仍然能掌握,只是不如从小练基本功好,但是你去看看那些大了再学的,有几个还能学会五线谱?
你到大学再学吉他都行,但是只能用六线谱了。
五线谱最好的学习期是在识字以前,也就是说最好在上学以前开始接触五线谱,小学三年级以后再学,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以五线谱作为基本语言的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电子琴才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他的,大了再学都不迟,到了大学再学吉他贝司鼓都来得及。
美术也很重要,但是你们也要想想学的目的是啥?
素描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手绘表达能力特别重要。
一个好的工程师经常会用手绘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
如果你让他学的是国画,对他来说有什么用呢?
那些东西等退休了再玩都来得及的。
所以,绘画类的东西学什么区别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