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汕头旅游官微综合自晚报家常汕头公众号、汕头日报、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等内容
汕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城市内海湾的城市,谈论汕头美景,必绕不开汕头湾。
1.
>>>老照片,追忆汕头湾往事<<<
对于很多汕头孩子来说,海滨长廊绝对是充满童年记忆的地方,而在汕头埠历史上,海滨长廊,及与其相邻的汕头湾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过去的汕头湾有着广阔的滩涂,自然条件优越,是鱼虾贝藻生长繁殖的优良场所。清末,汕头湾非常大,海水充沛,水产丰富,几乎整个粤东的渔民都来这打渔。
1923年在汕头湾航行的渔船照片
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藏
19世纪2、30年代初期,汕头港的贸易达到高峰,外商在汕头港码头进行贸易。
以洋油生意为例,《汕头市志大事记》记载:“1894年,英商在礐石建火油池”“不久美商又在崎碌建一火油池。至1910年,每年火油入口达875万加仑。”彼时,沿着崎碌的海岸线,有英商亚细亚洋行,还有美商的美孚洋行。
一直到1951年4月30日,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被当时政府征用,外商在汕头埠经营起洋油生意长达半个多世纪。
1900年代·汕头港及崎碌岸边景观
美璋相馆印制,选自陈传忠《汕头旧影》
19世纪30年代,英国潜艇停泊汕头海湾老照片
宝光照相馆印制 汕头日报 · 思永收藏
19世纪30年代汕头崎碌海面老照片
宝光照相馆印制,汕头日报 · 思永收藏
当时的汕头港
新中国成立后,汕头湾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现在的人民广场在当时还是一片海滩,1958年建成人民广场,1964年后砌筑成一道防潮石堤,辟通广场大道与海滨大道相连接。
1978年的人民广场
选自王瑞忠《鮀城旧影》
过去在石炮台公园南面,有一个汕头市区唯一的海水游泳场。游泳场水清沙细,滩面平缓,成为彼时汕头市民夏日解暑好去处。
1980年的石炮台海滨泳场
选自王瑞忠《鮀城旧影》
2.
>>>一湾两岸,不尽相同的美<<<
摄影:麦卡
环汕头湾景区入选两版汕头八景(1990年版·长廊观海;2004年版·海湾虹影),足以证明,它在汕头市民心目中的重要性。
2017年,观海长廊13个码头开口连接工程项目正式完工,实现长廊东西步行的连接贯通。西起汕头港客运码头,东至华侨公园,全长3.8公里,可沿长廊“一走到底”。
翻转手机,一张长图看尽最美海滨路
图源微博网友@ST图言
升级改造建设的西堤公园也成为一座通往老汕头的“时空隧道”。
图摄影 SA
亮灯后的海湾大桥、礐石大桥仍是每个游子归家的安慰,却更加恢弘大气。
图源自 微博网友@Ming_刘冠佑
图源见水印
今天的汕头湾,亮眼的不仅是内海之北,内海之南的南滨片区也冉冉升起。
建造中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馆,将是一座气势会恢宏、富有潮汕文化特色的粤东大型博物馆。
来源 今日濠江
亮灯后的南滨观海长廊,成为汕头又一处观看内海湾的观海长廊。
来源 今日濠江
图摄 麦卡
3.
>>>游玩攻略<<<
1.海滨路观海长廊:海滨路观海长廊绝对是“深入"了解汕头人民休闲生活的好地方,早晨是老人家打太极跳广场舞,晚上是聚会散步拍拖,听着大家咿咿哦哦地说着潮汕话。
图源微博网友@彼得巴赫
除此外,观海长廊随意一处,都是欣赏汕头湾的好角度,也是小清新文艺照拍摄的好背景。站在这里,清晨可以看日出,黄昏可以看日落。
两岸风景秀丽,海对面是绿树葱葱,山静水动,船行鸟飞,景色宜人,漫步其中,可看尽海上好风光。
图源微博网友@博爱酱_NYC
图源网络
PS:幸运的话,也许还能遇到中华白海豚来汕头湾做客!
海滨路片区曾是老汕头的中心,马路的对面就是各种旧大使馆等老建筑,有兴趣也可以去打卡哦!
2.南滨路观海长廊:不同于海滨路,南滨路观海长廊是汕头目前唯可以驱车观看内海湾的观海长廊。而在夜晚时,站在南滨路,还可以将汕头市区灯光秀夜景一览无余。
图摄:麦卡
另外,南滨片区也是汕头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像礐石风景区、红树林生态公园,适合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地方。
图源微博网友 中信滨海新城
交通路线
海滨路观海长廊:汕头市区多条公交线路可达到
南滨路片区:可在人民广场渡口乘坐轮渡至礐石,航线运营时间为6:20 -- 22:00,每20分钟对开一班,票价一元/人/次。
时间表仅供参考,具体以现场实际为准
本文汕头旅游官微综合自晚报家常汕头公众号、汕头日报、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