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上班会堵一小时?成都道路设计分析!

2019-05-30   天府之窗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我每天早上8点20出门,到达单位刚好9点20,三环一共仅仅14公里,却需要耗费60分钟时间。对此我通过百度地图对道路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堵点一:公交站台设计不合理(堵车指数,平均通过时间:10分钟)

位置:清江东路与清江西路交叉口

缺陷1:大量的车从清江西路右转至清江东路上成温高架,却刚右转就是公交车站。若遇红灯的情况,5、6辆公交车排队完全封死右转道路。

缺陷2:公交车驶出公交站以后会立即左转,加长公交会强行左变道(机动车需要上成温高架,而公交车在最右侧需要强行左变道,会形成冲突),导致大量需要上成温高架的车和公交车互相抢道。

解决方法:将公交站台设置在交叉路口之后。

堵点二:闸道设置过少或不合理,三环草金立交至武侯立交出口闸道(堵车指数,平均通过时间:20分钟)

从草金立交下坡以后,会缓慢堵车到闸道出口,此出口汇集大量需要出去的车辆,将三环4车道强行变为双车道,有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甚至从第二车道强行插队,导致4车道仅有1车道通行。

解决方法1:扩大闸道出口,提前200米扩展第5车道,并闸道设置为双车道闸道

解决方法2:设计双闸道,在闸道树立标识:出口1、出口2,分开引流。

堵点三:蓝天立交至天府立交高架下桥闸道(堵车指数,平均通过时间:10分钟)

闸道开口设置过大,存在同时5辆车强行并入主道的情况,导致此处第3、第4车道完全为高价并入主道的车辆互相拥挤。通行能力仅为双车道。

解决方法:从高架下来的车并不是很多,不需要太大的闸道口,使用雪糕桶缩小闸道入口,保持1车1通行。

堵点四:石羊立交天府立交出口闸道(堵车指数,平均通过时间:30分钟)

在修建高架闸道之前,此处有双闸道,但修建高架以后,取消为1个闸道,这导致大量的车只能从这一闸道出口驶出,并且驶出以后,大量的车必须从辅道第一车道立即变道到最右侧进入剑南大道,这导致本需直行的车辆全部被截断。

解决方法:1、增加出口闸道,为需要驶入剑南大道的车辆提前出闸道(即恢复原有双闸道) 2、加快蓝天立交辅道通车的工程。

堵点3和堵点4为连环效应,因为堵点3的存在,将大量的车辆逼入第1、第2车道,但又需马上变到第4车道出闸道,这导致了大量的车道冲突,此处堵点会随着激波效应一直延续到川藏立交,从川藏立交下桥后就只能一直缓慢行驶(均速<20km)。

值得表扬的道路

武青桥辅道工程 在曾经的几年时间中,武青桥闸道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无法扩展,导致此处成为历史悠久的堵车点,在经过三环改造工程中,武青桥进行了强行架桥的方式修辅道并实现通车,使得武青桥现在畅通无阻。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探讨哦!欢迎关注天府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