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市制定加强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

2023-03-28   天府之窗

原标题:四川遂宁市制定加强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

3月28日,遂宁市委组织部、遂宁市民政局在第二届遂潼社会工作人才交流暨社工周主题活动上发布了《加强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

《加强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由遂宁市委李江书记主持研究,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印 发,作为2023年度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作,高位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分为加快设立慈善基金、拓宽慈善资源渠道、开发社区慈善项目、拓展慈善参与方式、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大力培育慈善人才、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加强对外交流协作、切实防范领域风险、强化慈善工作保障等10个部分。 主要实招有:

加快设立慈善基金。到2023年底,全市3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集镇社区、中心村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或乡村振兴慈善基金,探索项目化运行机制。到2025年,全市城市社区实现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建成覆盖地名文化保护等领域的专项慈善基金矩阵,慈善在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进一步强化,基本建成与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相协调的遂宁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

拓宽慈善资源渠道。通过慈善组织提供母本、动员爱心企业捐赠等方式,支持社区慈善基金设立。市县两级留存福彩公益金优先用于支持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社工站(室)设立福利彩票销售站点,销售收入除去必要成本全额注入所在社区慈善基金。

开发社区慈善项目。大力开发社区慈善项目,打造服务项目矩阵,做实“遂心”慈善项目品牌,搭建“人人向善、事事行善、处处可善、时时有善”的全民慈善供需对接、服务平台。

拓展慈善参与方式。推广船山区“掌上慈善汇”运用平台,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探索“互联网+”社区慈善服务项目实施路径,鼓励通过项目配捐、项目认捐、项目认领、消费捐等方式,做优慈善服务项目。

培育发展慈善组织。推动市、县两级慈善会功能向枢纽型慈善组织转变。支持市直园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慈善会,进一步优化基层慈善服务平台。培育发展不同类型慈善组织,探索设立枢纽型慈善组织。

大力培育慈善人才。实施“遂宁慈善人才增能计划”,将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业务培训、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养和民政业务培训计划。探索在市县两级慈善会设立社工岗或合作开发社工服务项目。

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将慈善文化传播纳入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健全慈善行为回馈机制,开展年度“遂宁慈善奖”评选。依托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能级提升和中心镇扩能等项目的实施,呈现慈善美学场景,打造一批慈善公园、慈善广场、慈善街区、慈善乡村。

加强对外交流协作。依托中国善城基地,联合实施项目,为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农村留守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深化遂潼慈善合作。常态化在慈善工作激励、慈善资金筹募、慈善组织培育、慈善工作交流、慈善项目实施等方面加强川渝合作、遂潼联动,助推慈善能力提升。

切实防范领域风险。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六有三化一分离”改革,“六有”即:有社区慈善基金、有公益慈善项目、有慈善服务场景、有特色慈善文化、有慈善服务活动、有社会慈善资源动员机制;“三化”,即:坚持项目化、坚持载体化、坚持清单化;“一分离”,即募用分离,提升慈善组织风险防控能力,建“阳光慈善”“透明慈善”。

强化慈善工作保障。强化市、县两级慈善组织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将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基层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重点工作,建立定期调度督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