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实际是最基础的生命形式

2020-02-15     科学的奥秘

"病毒″这玩意很奇怪,它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没找到宿主之前它就是一团极其微小的有机物大分子,没有生命,不能自行复制,因为它没有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原材料。

找到宿主之后它就大显活力,因为它的蛋白质分子中包含了几个简单的基因(核酸),登陆宿主细胞后,这些核酸(RNA)便侵入宿主细胞的司令部(细胞核),而细胞核中存放着宿主的所有遗传信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却有办法将自己的遗传密码(RNA)强行嫁接在宿主DNA上,然后发出指令运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材料大量复制自已,衍生的第二代又突破原有细胞的细胞壁去侵占下一个宿主细胞。


所以病毒的基因被称为"最自私的基因”。但对病毒本身来讲:这没什么呀!我要存在下去,只能这样啊。我穷,我没复制的原材料,只能借用他人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病毒些许生命的特征和本能,那就是"要生存下去″。其实病毒这个词眼,只是人类对它的定义,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带螺旋结构的蛋白质大分子。而自带复制基因的蛋白质大分子却恰恰是所有生命的起点物质。

在冥古宙后期,地球上电闪雷鸣的气候,造成淡水中的氮分子和水分子的电离,进而形成某些复杂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氨基酸和蛋白质再形成某些螺旋式的大分子。这些螺旋式的大分子就是最早的能自我复制的病毒类微生物。

病毒类微生物其实就是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式,它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在大约35亿年前形成海洋中的单细胞古菌,而古细菌便拥有更完善的自我复杂系统及能量流转程序。为进一步形成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多细胞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我们人类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与病毒也在进行着不断的防御斗争和融合。在建立更为强大的免疫系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与病毒的和平相处或协作。据科学家测算人体的20000多个基因中有接近10%来自于病毒,譬如女性怀孕所需的胎盘质就来自于病毒基因的指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动物在偶然机会下感染了胎盘质病毒;那就没有哺乳动物的诞生,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出现。

所以病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或与人类是两个世界中的生物。人类实际与病毒是息息相关的,人类不断感染病毒的同时也在促使自身的进化和完善。

事实上,地球上到处都是病毒,每升河水中就含有1000亿个病毒,空气中能悬浮颗粒上沾满了无数的病毒。我们每个人每天就生活在病毒的海洋之中。

只不过,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病毒对人体并无害处,而许多有害病毒,人类也具有了免疫功能。然而病毒的演变和产生却是具有物种性和区域性的,特定的环境和物种之间会产生特定的病毒类别。但物种和物种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一般都是互不干扰和侵犯的。

比如,在蝠蝙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方式下,就会产生特定的不侵犯蝠蝙生存要求的病毒,但这些病毒并不意味着对人体无害,有时候某些病毒对人类来说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人类的生活开始侵扰蝠蝙的生存环境,则就有可能感染这些未知病毒。但一般情况下,跨物种感染的可能性还是蛮低的,再说普通的接触性传播和空气传播,浓度都是达不到感染要求的。


可是就有这么些无知愚昧且莽撞的人,自以为胆识过人,更是为了博取眼球。竟然公开食用生活在阴暗角落且满身携带细菌和病毒的蝙蝠和其它野生动物。导致了这次秧及全国、波及全球的瘟疫事件,实在是不该啊!

殊不知,我们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环生物而已,地球上任何的动物、植物包括微生物都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恣意地去践踏这种平衡,对自然界缺乏应有的理性和敬畏,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MWJR3AB3uTiws8K0-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