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书启世录·考据向”角色设定原型介绍(二):死海文书

2020-02-15   bigfun毕方

文丨AshuraSJ@bigfun社区

·死海文书



原型: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又称死海文书死海书卷死海经卷,不是某本特定的宗卷,而是一系列考古发现的统称。狭义角度的“死海古卷”指的是1947-1956年被发现于死海海岸西北处库兰地区一条干涸河流旁的古代经卷,这些经卷(有的被发现时已经破碎,此处注*)分布于干涸河流边的11个洞窟里;而广义角度来说,死海古卷还包括考古学家后续于库兰地区及死海沿岸其他地区发现的书卷。由于广义角度的死海古卷跨度较大,且主题不一,故本条目将只针对狭义角度的“死海古卷”进行解释。

死海古卷目前来说最古老的犹太文献手稿,共计500卷左右,成书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68年之间。被发现时,这些古卷大多被装在瓦罐里,上面用希伯来文或阿拉米语(一种旧约圣经后期使用的语言,和希伯来文、阿拉伯文较为接近,三者同属闪米特-含米特语系下的闪米特语族。这种语言被认为是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常用语言之一,新约中的《马太福音》即是以阿拉米语写成)书写了大量关于《旧约圣经》圣经注释圣经评论解经书次经伪经等教义内容(这部分内容占了整体数量的1/5),还有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对公义国度的记述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非圣经内容,涵盖了圣乐律法书建筑草图藏宝书等各个领域。如此数量的犹太古籍被发现时引起了轰动,因而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2017年,一支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组建的考古探险队在死海西北海岸悬崖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的洞穴。考古人员在这个洞穴中发现了大量的储物陶罐碎片,还有用于包裹捆扎文卷的织物和皮绳;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空无一字的空白羊皮纸。虽然这个洞穴中没有发现古卷,但它还是被认为是近70年后首次发现的死海古卷的洞窟,因此被视为是第12号洞穴

作者介绍:

死海文书并不是某一部特定书籍或某篇特定文章,因此其作者无法知晓;如此浩如烟海的文献是犹太学者集体劳动的结晶,而这些学者们的信息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真要溯源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但针对这一大批古卷的发掘地、以及对周边地区的挖掘考察,人们对这些文书的持有者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在发现死海古卷后,考古学家们对这些文物所在的库兰地区的遗址进行了进一步发掘。结合部分古卷中的内容吗,推测这批文书的持有者是公元前2-1世纪时居住在库兰地区的信奉爱色尼派教义的犹太人。

爱色尼派又称欧色尼欧色爱色尼安,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犹太教派,甚至《圣经》中都没有提到它的存在,人们还是在死海文书被发现后才逐渐意识到这一教派的存在。究其原因,乃是爱色尼派崇尚隐世修行,该教派认为城市是“污秽的神殿”,只有离开城市进行退修和敬虔,才能等到弥赛亚的来临。该教派痛恨邪恶、挚爱同道、谦卑友爱、施行仁慈,大多数成员奉行独身主义、或仅仅将婚姻视为延续后代的一种方式;信徒们没有私产,所有的财产全部公有化,实现共产,且无蓄奴经商的行径,以冗长严格的仪式来确认成员身份,在日常行为中注重保持纯洁——可以说,爱色尼派在当时是类似“隐士”一般的存在,某些方面甚至和共产主义有趋近之处。

根据犹太教及基督教早期文献的记载,公元70年罗马帝国占领耶路撒冷,并放火烧毁了犹太教的圣殿。而昆兰地区就位于耶路撒冷周边数公里处,为避免战火对当地犹太社区藏书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爱色尼派的信徒们便将大量珍贵的文卷以陶罐装好,藏在附近的洞窟内,最后使得这些古卷得以安全的度过了千年光阴。

设定要素:

-死海文书的两张立绘都是身着白衣,这一点与爱色尼派穿白衣的习俗有关。白色被认为是最洁净的颜色,而爱色尼派崇尚纯洁,甚至餐厅都只准许洁净之人进入;第二立绘中死海文书白衣下摆上的纹路则是希伯来文,也就是犹太人和死海古卷中使用的主要文字。

部分希伯来文图例

-死海文书立绘中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在于其瞳色和身上的宝石装饰都是红色

这一点对应红宝石ruby)在犹太教、基督教中的特殊地位:红宝石被认为是最尊贵的宝石,《以西结书》上帝最先用来装饰人子(这个“人子”,在《以赛亚书》中被称为“路西法”,意为“晨星之子”)的宝石就是红宝石;同时在《圣经》中,红宝石被视为是犹太民族的象征,《约伯记》中约伯提到“智慧的价值超过红宝石”;《出埃及记》中担任以色列人大祭司的亚伦(摩西的胞兄),其身着的以弗得(圣衣)上装饰有一块四方胸牌,上面镶嵌4行共12块刻有以色列教派名的宝石,其中首行首块宝石就是红宝石

2 你要给你哥哥亚伦作圣衣为荣耀,为华美。

15 “你要用巧匠的手工,作一个决断的胸牌。要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作成。

16 这胸牌要四方的、叠为两层,长一虎口,宽一虎口。

17 要在上面镶宝石四行。第一行是红宝石、红璧玺、红玉;

18 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

19 第三行是紫玛瑙、白玛瑙、紫晶;

20 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这都要镶在金槽中。

21 这些宝石都要按着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彷佛刻图书,刻十二个支派的名字。

——《出埃及记·28章》

亚伦圣衣的示意图

-死海文书在第二立绘中多了一个独角头饰(那不是长出来的,仔细看会发现是一个类似头带的装饰),很明显灵感来源于在犹太教基督教中共有三层不同象征意义的独角兽

独角兽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中都有露脸,在《旧约圣经》(基督教把源自犹太教的《圣经》称为“旧约”,内容以创世造物为主;基督教自己的《新约》以耶稣的事迹为主)中有“re'em”一词,早期的英文译本误将其翻译为“独角兽——其实“re'em”应该是指野牛;不过犹太教第二典籍《塔木德》中,则提到上帝让亚当为伊甸园内的动物命名,亚当首先就为一只独角兽取了名字,上帝在听到独角兽的名字后,还下凡抚摸了独角兽前额上的角。亚当和后来被创造出的夏娃平时就骑在独角兽的后背上,当二人因偷吃禁果逐出伊甸园后,独角兽因为同情与爱而跟着他们一同离开了伊甸园——在这个故事里,独角兽是一种通人性并得到上帝宠爱的生物,因为怀着对人类的同情心和爱而最终踏上了与人类为伴的道路;

诺亚方舟的故事里,也有独角兽的出镜。一般是三个版本:

版本一:诺亚把所有动物都带了一公一母到方舟上,而独角兽因为傲慢(一说体格健壮)而没有上船,选择了游泳。游了40天后,洪水消退,诺亚放出鸽子前去寻找陆地,一周后鸽子衔着橄榄枝回来,诺亚就把所有的鸟全放出去。但这些鸟没有发现陆地,只发现了一棵橄榄树;而独角兽看到鸟飞出方舟后就开始跟随它们。精疲力竭的鸟们最后无法返回方舟,在看到水中的独角兽后便飞到其头上和角上歇脚。结果鸟越来越多,纵使是强壮的独角兽也不堪重负,最后鸟们和独角兽一起沉下去淹死了(……);

版本二:诺亚把独角兽带上船以后,桀骜不驯的独角兽用角去顶其它的动物,诺亚一气之下就将其逐出了方舟;但他很快就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到处寻找独角兽的身影,却再也没有找到它;

版本三:独角兽太大了,诺亚方舟根本装不下这头庞然大物,只能用绳子拴住它的角,让独角兽把头搁在船上,身体在水里跟着游,最后得以安稳度过洪灾。

而《旧约》中四大先知之一、以善于解梦著称的但以理(Daniel。另外三人是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曾经在梦中见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有一头双角的公绵羊站在乌莱河畔,不同的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去顶其它的动物,且每呼吸一次就会变得更加强壮凶猛、变得更加好斗,野兽在它的面前根本无法支撑;这时从西边来了一头独角的公山羊,独角山羊猛地冲向双角绵羊,折断了后者的双角,将其狠狠地践踏在地。而正当独角兽气势凶猛之时,那只独角突然毫无征兆的折断,随后从断角处向着大地的四方长出了四只角。但以理百思不得其解,突然听到乌莱河岸边有声音传来:“加百列啊,要使此人明白这异象。”,天使加百列便显现于但以理面前,告诉他“绵羊的双角代表米底亚王和波斯王,而山羊的独角代表推翻二者统治的希腊王;山羊断角处生出的四方向角代表继承希腊王的四名国王,他们将瓜分波斯的土地”——从这个故事里,独角兽衍生出“梦和做梦人的保护者”这一含义;

第三个故事则与大卫王有关。

就是这位(请不要在意打码这种细节)

大卫是以法他(伯利恒)人耶西的小儿子,年轻时是一名牧羊人;他的兄长们常常欺负他,这让大卫时常感到郁闷。有一天,大卫打算去爬山散心、派遣被兄弟们欺负的郁闷与不快。当他爬山时,不知为何感觉有个圆环环绕着自己,四面八方传来洪亮有力的声音,脚下的土地也开始颤动——结果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在爬山,而是站在一头由黄金和象牙做成的巨大独角兽身上。当他爬到独角兽的头顶时,上帝从天国降下一头雄狮,独角兽出于敬畏跪拜狮子,大卫则在恐惧中呼喊高歌:“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求你救我的灵魂远离刀剑,救我的生命脱离犬类,救我脱离狮子的口,你已经应允我,使我脱离独角兽的角。”当他高歌完毕后,却惊讶的发现狮子已经跪在了自己的面前,相当于是承认了大卫的不凡地位。而后,基督教认为《旧约》中提到的“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即被上帝选中的人)就是大卫的后裔,也就是基督教信奉的唯一的义人——耶稣;又因大卫亲眼见证过独角兽,故而作为大卫后裔的耶稣,其象征物就是独角兽,故而独角兽也有“天命”和“耶稣的象征”这层含义。

-死海文书初始立绘里,手上握着一根前段弯曲的手杖——那是《圣经》时代牧羊人所使用的牧羊杖,这种样式在古代的西北欧、西亚等地都曾存在。上文提到的大卫王,年轻时就曾是牧羊人;而死海文书的这个设定,则要与她立汇中多次出现的羊联系起来。

在犹太教的教义中,绵羊是用来献祭的重要祭品之一,其中羔羊又为燔祭的主要来源。由于犹太人起初为游牧民族,畜牧与牧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在犹太教中又引申出以上帝与人类的关系类比牧羊人与羊羔的关系,因此,“羔羊”又有了“群众”的含义。《以赛亚书》中就有“他必象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臂膀聚集羊羔抱在自己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将神比作牧人,并将信徒们视为羊群的记载。

-死海文书的第二立绘中出现了一个盛有澄净液体的华丽容器——实际上该物件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宗教仪式中所用到的提炉。

提炉

目前天主教的仪式中常用乳香等固体香料,在弥撒等重大仪式上使用;而犹太教则多用香油、香膏等液态香料。《出埃及记》第30章中,耶和华就告诉摩西“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按作香之法,调和作成圣膏油”,并在第25章提到圣膏油和圣香的原料是献给上帝的礼物;《旧约·箴言篇》的第27章,也有“香油和香料,能畅快人心;朋友的劝勉,能抚慰人灵”的语句,这些都体现出香油和香料在犹太教日常中的重要地位。死海古卷中除了有记载宗教教义的内容外,还包含了关于犹太人日常宗教礼仪方面的内容,因此以宗教用具提炉作为立绘装饰,一定程度上也展示出死海古卷内容涵盖范围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