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不“恒”,如今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了。尽管拥有着让人类望洋兴叹的寿命,恒星也还是会有走向灭亡的一天。在如此浩瀚的宇宙里,恒星的数量岂止是用一个“亿”就能形容的。因此,就算恒星寿命再长,受基数的影响,恒星的消亡在宇宙中也是此起彼伏,屡见不鲜的。
不过,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恒星的异常消失,让他们一头雾水,难以解释。
这一批恒星位于天狼座。早在1950年3月16日,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科学家们将望远镜对准天狼座,拍摄了一张图片。
等到2016年,瑞典的一些天文学家将望远镜对准了这张照片里的位置。他们满以为利用比六十多年前更先进的望远镜可以发现更多恒星,结果反而发现有一颗恒星消失了!
恒星的消失有多种可能,比如死亡、被吞噬等(显然,单独恒星的运行离开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它们距离如此遥远,别说六十年,就是六百年后再看那片星空,各个天体的相对位置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
天文学家们持续观察了三年,结果更加惊人。当他们利用更先进的望远镜观测时,不仅仍然无法找到那颗消失的恒星,而且陆续有更多的恒星消失。到2019年的时候,消失的恒星已经超过了100颗!
那么,它们是死亡了吗?
看起来,死亡是恒星消失的最常见情况,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它们不是变成了白矮星或者中子星,因为即便变成了这两种天体,望远镜依然可以观察得到。如果想逃离望远镜的观测,除非变成了黑洞。
可是,就算变成黑洞,这里仍然有些问题无法解答。这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西班牙的科学家的联合团队表示: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超过一百颗恒星变成黑洞,未免有点太离奇了。而且,就算是变成黑洞,目前我们也没有见到任何案例、同时也没有任何理论可以支持恒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转化为黑洞的情况。也就是说,就算它们变成了黑洞,也不会三年之内就迅速地转化,而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当其他的可能性都无法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些科学家再次联想到了外星文明。
很多人会由此一下子想到戴森球,也就是人类设想中通过极其巨大的设备罩住恒星从而攫取恒星能量的超级科技。这个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也可以解释这些恒星突然消失的现象,但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同时也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比如:到底是什么样的文明,三年的时间就需要制造一百多个戴森球去攫取那么多恒星的能量?
总之,不论是外星文明,还是黑洞的出现,都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个。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还有很多天体理论是我们完全未知的。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现象其实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宇宙的所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