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拍摄人像,经典用光技巧是拍摄的核心,人像是通过不同的灯光组合来实现变化无穷的布光效果;我们在巧妙的使用用光技巧过程中,让拍摄出来的每一张人像具有时代的质感和拍摄的愉悦!
那么,拍摄人像的用光技巧有哪些呢?要怎么正确的使用我们的光源才让我们的照片增加的漂亮呢?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人像拍摄的小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一、必须要弄懂的布光定位
我们在照相馆拍照的时候,每一支灯的光位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布置灯光的时后一定要忌讳介于两种灯位之间的位置。我们按照经典光源布置法,不同的光源,在看似简单的背后,位置、以及布光的作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往往一张漂亮的人像照片背后是需要多灯配合来实现的。其中,每一支灯光的不对都是是用光大忌。
光源位置
二、要熟悉每一种布光光源
1、主光
在画面上起最主要作用的光就是主光。在人像布光时,主光是需要最先考虑的,它的位置基本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高调或是低调,顺光还是逆光。
2、光比
主光和辅助光之间的光强度的比例就是光比,画面的总体反差通常是由光比来决定的。
3、辅光
画面上起辅助作用的光被称为辅助光或辅光,画面上人像的各部分的细节层次的多少是通过辅光来控制的。
4、阳辅光与阴辅光
辅光又分为阳辅光和阴辅光。阳辅光的作用是在亮部和暗部之间明暗交界线之间增加过渡层次;阴辅光的作用是给暗部增加层次细节。
三、辅光的类别及区别
许多人都弄不清阳辅光和阴辅光的区分。为什么不能只用一种辅光呢?原因是在拍摄低调人像时,如果只用一支辅光来解决明暗交界线和暗部的层次问题,那么整个暗部就可能成为整片的灰色,造型的立体感就会被严重破坏。
拍摄低调人像,如果想减少一支灯的话,那么只能减少阴辅光而不能减去阳辅光。在实际拍摄时,阴辅光也经常可以用反光板来代替。
拍摄时使用的主光是位置较高的侧光,主光打亮了额头、鼻翼的侧面,并且在眼窝、鼻下形成了大面积的阴影。与卡什的多数作品一样,这张照片主光使用的是未经任何柔化的硬光。
阳辅光处于人物左侧的前侧光位,它适当冲淡了主光留下的阴影。该照片反差比较大,阳辅光与主光的光比应为1:4。阴辅光位于人物右侧的前侧光的位置,它给人物面部最暗的部分和手部增添了部分细节层次。阴辅光与主光光比为1:8 或1:16。轮廓光是来自人物右后方的侧逆光,它打亮了头发、耳部的轮廓,也给脸颊和额角增添了突出的亮色。轮廓光与主光光比为1:2。最后,由一盏与阴辅光角度接近但更高更远的点光源,给人物带来了突出的眼神光。
四、经典布光法的几个注意事项
经典用光法是一套非常严格的法则,其中的许多的规矩很可能让学习摄影技巧的人感觉匪夷所思;拍个照怎么能如此“严紧”?尽管当下的多数人摄影是因为兴趣,导致很多的摄影师及爱好者不再遵守、甚至于根本不知道还有人像摄影还有这些“规矩”的存在,但是了解它们并没有坏处——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带来什么益处。
1、“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是很多摄影老师傅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思是布光中主光必须鲜明突出,“双主光”之类的做法在传统标准来看完全是胡闹。
2、眼神光只能有一个!传统用光对于眼神光要求非常严格,即使画面整体效果看上去还不错,但如果出现了两点眼神光,还是会被无情地判为失败之作。在没有PS的时代,摄影师们只能靠小心地控制灯光的位置和在底片上小心翼翼地修版来避免多个眼神光的出现。
3、经典布光法,单灯的灯位是有严格限制的,正面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再加上顶光和底光,只有这些位置是“正确”的。任何位置不正确的灯位都可能带来多余的阴影或光斑、在没有数码后期支持的时代,这些都是后期手段难于修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