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阅读者得天下,但一半家长用错了方法

2019-11-01     闻达教育阅读英语

提高一个人的外语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和讲外语的人一起生活。第二个最好方法是广泛阅读。

——Christine Nuttall

在带娃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但却鲜少有父母能准确地说出到底应该怎么阅读。

英语阅读方式主要分两种,分别是精读和泛读,英语教育专家Harold Palmer曾经指出:精读和泛读对学习语言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只要稍微关注孩子学校英语教学情况的家长一定也发现了,大部分日校对于孩子泛读能力的培养是有缺失的,但偏偏泛读是学习一门语言必不可少的方法,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泛读这件小事。

什么是泛读

泛读,也被称为自由阅读,指的是学生大量阅读与自身语言能力相符的材料,能做到无需借助词典或其他工具也能轻松理解文本的一种阅读行为。

泛读的驱动力主要是乐趣,比起课堂教学中将词汇、语法结构作为重点来教学,泛读要求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内容本身,读的东西远比精读的内容多,但只要求理解全文、积累一些核心词汇,同时了解西方国家文化常识。

精读和泛读的区别

对于非母语国家的孩子来说,泛读是必须的,经过泛读训练的学生往往阅读速度更快,更流利,阅读理解能力也有较大提升,因为它为非母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英语环境。

泛读给学习者带来什么

词汇量增加

泛读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每一本书里都至少提供了3万个单词,这些都是求之不得的好材料,学生通过泛读学习了新词汇,与此同时还能通过阅读书籍留意到英语母语者在写作时对单词和短语的应用,以及他们的固定模式。书中不同语境对应的单词句式,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已有词汇知识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开始主动学习、化用这些方法,这就形成一个阅读闭环,最终学生能达到的词汇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培养兴趣

泛读与精读区别之一就是你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它相当个性化,学生们不必遵循课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阅读体裁不设限、阅读时间不设限,停止时间不设限,阅读的地点也千变万化,可以是整齐的书桌旁,也可以是回家的公车上,总之泛读就是一切要让孩子自主,只有这样的泛读才可以被称之为对学习有益的泛读。而用这种模式阅读的孩子,会比只读课本的孩子更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类型,他们会开始尝试寻找更多不同的故事主题,以满足他们被喂大的好奇心。

扩大知识面

关于这点,闻达的Emily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读名著。在语文学习中,课上老师会要求学生精读课本内容,比如文言文里小到一个虚词都可以讲一节课,但同时语文老师还会要求学生课后必须阅读名著,比如小学阶段《鲁滨逊漂流记》就是一本必读的课外书籍。

通过阅读名著、小说,孩子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比如闻达现在在用的阅读英语教材《典范英语》1 book68 “The Dream” 中,Biff梦到了一条会喷火的凶恶的龙。这与中国龙的祥瑞寓意完全不同,西方传说中的龙形象往往是凶残、邪恶的。孩子通过一个生动故事来记住龙在中西方的不同寓意。

西方龙的含义:邪恶

东方龙的含义:祥瑞

泛读怎么读?

兴趣为主

根据ERF国际泛读基金会的泛读指南里面的解释,泛读就是应该是这样的:

Read quickly 快速阅读

Enjoyable 享受其中

Adequate conprehension 充分理解

don't need a dictionary 不需要词典

泛读就是以兴趣为主的阅读。在选择读物时家长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在阅读时也不要过度纠结于某些单词和短语,不懂的内容,就根据上下文猜一猜,如果实在猜不出来就跳过,泛读不需要搞懂每一个单词

简单为主

除了兴趣之外,泛读者需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假设一个二年级的孩子选了一本《百年孤独》,最终结果只会是放弃。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以简单为大原则,先要确保能读下去,让孩子流利阅读,才能做到享受阅读

根据研究表明,如果一页书中98%的词学生都认识,那么他们就可以进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流利阅读。但一旦这个数字降低到90%,效果就差得多了,学生阅读起来会非常困难,还会产生沮丧的情绪。可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难度的读物有多重要。

阅读不应该是一个断断续续、不断查字典的过程;它不是缓慢地理解每个词汇意义的过程,相反,它应该是舒适地理解整篇文本意义的过程

这里推荐一个检测自己是否适合阅读某本书的小测试。

五指原则:随意翻开一页书,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放一根手指在书上。

放0~1根手指:这本书对你来说太简单

放1~2根手指:这本书对你来说是个完美的选择

放3~4根手指:可以尝试挑战这本书

放5根手指以上:这本书对你来说难度太高

分级阅读

前面我们说了泛读的书籍要以简单为主,但过分简单对学生来说并没有好处,这就好比你天天让一个高三学生算1+1等于几,他不仅不会进步,反而还会越来越享受这种不用动脑的学习。所以分级阅读非常重要

在国外的教室我们常常会看到被分放在一个个盒子里的书籍,盒子外面往往还贴有标签,有的贴A-Z,有的贴1,2,3,这些都是分级阅读的标准值,每个分级阅读体系都会有相应的分级阅读标准。

闻达一直以来倡导的也是分级阅读,我们目前用的教材是正版《牛津阅读树》的引进版《典范英语》,它会以科学的频率,循序渐进地引入新单词和新语法,且这套书有一条非常鲜明且完整的主线,就是Biff一家。书中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有趣的一家展开的,这在其他分级读物中是没有过的。

除了《典范英语》,咱们闻达的Phoebe老师还倾情推荐了一套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外研社联合奉献给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分级阅读书系——《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全英阅读

阅读的文本不能是中英对照的版本,道理很简单,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两种语言同时印在一本书上,大部分孩子会选择自己更熟悉的中文版,即便有孩子坚持看英文,也很容易被中文干扰,并在遇到不理解的词时会不自觉地求助于中文版,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也完全失去了泛读的初衷——创造英语环境。

有人问学习英语为什么要泛读,其实无非就是希望通过熟读唐诗三百首,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学语言最不能缺的就是环境,如果不能实际住在西方国家,那英语原文读本就是最佳的语言环境承载体,每个家长都要利用起来,让阅读成为孩子英语进步的阶梯。

下一期,闻达君将和你一起探索阅读的另一个好方法——精读!敬请期待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DaYJm4BMH2_cNUgNa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