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良好洗手习惯。
这个节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共同发起,目的是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广洗手作为预防疾病传播的简单有效措施。
世界洗手日的主题通常与卫生和健康有关,它强调洗手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儿童和社区中易受感染的人群。
每年,全球有超过35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腹泻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超过350万儿童因为这两种疾病无法迎来他们的五岁生日而丧生。
然而,使用肥皂洗手可以挽救上百万儿童的生命。
洗手不仅可以预防腹泻和肺炎,还可以预防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病、SARS和禽流感等疾病。
此外,洗手对于癌症病人和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健康也有益处。
因此,洗手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卫生措施,可以保护儿童的生命,同时也有助于其他人群的健康。
清水洗手,并不一定就能完全洗去所有细菌
清水洗手虽然可以去除一部分细菌,但并不足以完全洗去所有的细菌。
这是因细菌在手部附着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层称为生物膜的保护层,使其更难以被简单的清水冲洗掉。
此外,细菌还可以存在于手部的微小皮肤皱褶、指甲下以及手指之间的隐蔽区域。这些地方很难仅仅通过清水来彻底清洁。
为了更有效地去除细菌,建议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1、使用肥皂
肥皂可以与细菌的脂肪膜结合,使其脱离皮肤表面,并随水冲洗掉。肥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杀灭它们。
2、摩擦和揉搓
在洗手过程中,应充分摩擦和揉搓双手,包括手指、指缝、指甲和手背等部位,可以帮助肥皂充分接触并清洁手部各个角落。
3、持续时间
洗手应持续至少20秒,以确保彻底清洁。这段时间足够肥皂和水起到有效杀菌和清洁的作用。
清水洗手虽然有一定的洗净效果,但结合使用肥皂、摩擦和揉搓,并保持足够的洗手时间,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细菌,从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哪些情况下,务必需要及时洗手?
1、如厕后
如厕后是洗手的重要时刻,在上厕所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接触到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特别是肠道相关的细菌。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手部接触传播给其他人或物体,导致疾病传播。因此,如厕后应及时洗手,以去除潜在的细菌污染。
2、给孩子清洗屁股后
给孩子清洗屁股后是洗手的关键时刻之一。
婴幼儿的排泄物中可能存在致病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因此在更换尿布或清洗屁股后,家长或照顾者应立即洗手。
这可以防止细菌通过手部接触传播给其他人或物体,尤其是在处理食物之前。
3、接触食物之前
在接触食物之前洗手至关重要。食物是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传播的常见途径之一。
如果在接触食物之前没有洗手,手部上的细菌可能会传播到食物上,引发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
通过在接触食物之前洗手,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保护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总而言之,洗手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特别是通过手部接触传播的病原体。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并彻底清洗双手的各个部位,包括指缝、指尖和手背等。
而今天的节日,就是为了提醒人们重视洗手,并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卫生意识的提高,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改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