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西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乌镇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
乌镇西栅是一个中国罕有的“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
街区内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自然风光美不胜收,随意地闲逛在旧石板路上,江南特有的屋檐,老井,城楼,处处呈现出那种明清古味。漫步光洁如玉的石板路,每一脚踩着的,都是古镇沧桑的历史。
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
乌镇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建造,所谓“人家尽枕河”。
乌镇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深入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冬暖夏凉,绵延数里,是乌镇建筑的独特奇观。
乌镇的原住民就这样世代随水而生,伴水而眠,乌镇也由此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最为浓墨重彩的风景。家人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镜头随便的一抬一转,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
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亦昌冶坊,天井中安放有一口大锅,称“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沈家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沈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沈家的经济实力。
叙昌酱园,晒场上的酱缸散发出浓郁的酱香。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
汇集了水乡的特色建筑,厅堂、廊棚、水阁、各色建筑一应俱全,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延伸着幽幽古街,廊棚水阁与碧水蓝天相接,水乡美景尽收眼底。
从码头和房子空隙处可看到对河那用石块整齐砌筑的河岸,这类河岸在水乡小镇是常见的,名称就是“河岸”,可乌镇人却叫它“帮岸”,也许是帮助河岸不致塌损的缘由吧。
乌镇有着悠久的邮政历史。唐朝时候的乌镇就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元朝正式有了马驿和水驿之分,在乌镇镜内设置的大部分为水驿,就是用船运传递公文岂,驿站内设有固定船户,负责传递官方文书。 乌镇西市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乌镇老邮局就位于西市河畔。
乌镇位于太湖南部,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因此镇内大小饭店遍布,坐在小酒吧与朋友一起听着潺潺水声。
乌镇现在则有香山堂药店、财神堂、逢源酒楼、财神湾茶庄等休闲场所,已成为古镇住民新的聚集中心。
香山堂中药店座落于东栅财神湾,该店由业主陆庆余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店堂临街设一曲尺型柜台,这是药店撮药的工作台。店前,斑驳的“南北”老招牌虽已有些残破,却依旧在河风中吱呀。
“香山”的“香”是指中药较为名贵,“山”则是形容药材堆积如山。店面座北朝南,店堂间内东壁与北壁还分设3幢药橱,名为“百眼橱”,存放各种常用中药。
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
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漫步乌镇感觉挺好的,感受宁静的江南水乡。乌镇水很美,配上镶嵌在其中的灰瓦白墙老房子和无数座石头桥,更美!
白莲塔属于宋元时期江浙一带通行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阁式塔,外观呈梭状,实际上塔的平面是成正方形的,共有七层,塔高51.75米,为乌镇最高建筑,塔下有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东侧河岸边有一条石舫。
塔下有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东侧河岸边有一条石舫。
白莲塔矗立在古运河畔,非常抢眼。来此的游人多是为了登塔赏景,在高处眺望京杭大运河风光,美不胜收。
登塔游览绝对是一处很赞的观景台。塔一侧可以看到滚滚的大运河,另一侧可以看到小桥流水的风貌。
登塔俯瞰大运河,两岸垂柳依依,水乡风情尽收眼底。
入夜后,古塔高挑的塔身在灯光的映照下分外迷人。晚上来拍夜景是不错的选择,附近的酒吧街可以一并游览。
这个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历经千年沧桑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幽静的美丽风光。从染色作坊到安渡坊码头,从叙昌酱园到亦昌冶坊,从茅盾纪念堂到昌酩画苑,从三寸金莲馆到白莲塔,当然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乌镇有很多很多值得观看的景点,想要认真的欣赏和读懂这些景点所包含的历史,要多花时间的。真的静下心来慢慢逛,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