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段不可磨灭的感情,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但是更让人刻骨铭心的还是爱情。
爱情能教会人们很多东西,它让人们感受到青春的懵懂青涩,也能让人感受到骄阳似火的甜美。不过对于现在“快餐”式的爱情,它带给人们往往是空洞乏味,快餐式爱情往往都是人们在情感缺乏的各取所需下,衍生出来产物,经不起岁月的流逝与考验。
记得老一辈曾说,他们那时候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就会想方设法地修补,而现在的人却是感情淡了就换一个新的。爱情一直都是圣洁的,是现在的人们赋予了它更空洞的意义。
一生只爱一个人
冯亦代出生于1931年的浙江杭州,他的母亲曾前往日本留学,不过在28岁生下冯亦代患上了产褥热去世了,冯亦代也自称是“没娘的小草”。
从小缺乏母爱的冯亦代自己也很努力,他于1936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也是在读书期间,冯亦代遇上了一生的挚爱郑安娜。
郑安娜是一名翻译,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冯亦代受郑安娜影响,也开始从事文字工作,他们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著名诗人戴望舒曾不止一次称赞冯亦代的散文写作能力与翻译能力,这更加坚定了冯亦代对于文学翻译的事业追求。
郑安娜的出现,改变了冯亦代的所有计划,她就像一个跌落平静湖面的石子,不断在冯亦代的心中泛起涟漪。
冯亦代仅仅是在学校的剧院里与郑安娜有过一面之缘,他的心就无法自拔的为郑安娜扑通乱撞,冯亦代为了对郑安娜有更多的了解,他托人打听有关她的一切故事,两人在好友介绍下跌入爱情的沼泽,并深陷其中。
两人结婚后,不光在事业上互相扶持,在生活上更是甜蜜恩爱,在结婚后不久,两人收获了两个爱情的结晶。
这样温馨的日子一直持续了53年,一场噩耗突然向这四口之家袭来,郑安娜因突发脑溢血病逝,冯亦代因此失去了一生挚爱。
黄昏再恋
郑安娜的去世,对于冯亦代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冯亦代也整日消沉,更是写了《她就是她,—悼念亡妻郑安娜》和《一封无处投递的信》,以此纪念他与郑安娜一起度过那些美好的时光,也借此宽慰自己,逝者已矣。
到了1992年,冯亦代与黄宗英这两位老朋友在上海再次相遇,这时的黄宗英也沉浸在丈夫逝世的悲痛中,许是两人都所失挚爱,这种不同寻常的情感悄然种下了种子。
惺惺相惜的两人于上海分别后,一直采用书信的方式,互相宽慰鼓励对方,也是在这一来二去的书信中,他们的感情升华了。
1993年,八十岁的冯亦代与六十八的黄宗英在三味书屋举行婚礼,这场黄昏恋,得到了众人的祝福,婚礼举行得很低调,两人之间的感情似恋人也似友人,更多的是像家人一般的情感。
对于冯亦代和黄宗英的这段感情来说,只要有至亲至爱的祝福就够了,外面的看法在这耀眼的的夕阳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
此生无憾
二人婚后过着像寻常夫妻一般的平凡生活,也共同度过了十二年的幸福时光,但岁月催人老,冯亦代年事已高,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
在1996年,冯亦代被检查出脑血栓,加上年龄较大,引起了脑血栓的一系列并发症,医生让冯亦代必须住院治疗,以免出现任何意外。
随着冯亦代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黄宗英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冯亦代的重任,她担心冯亦代一个人在医院难免孤独寂寞,便陪同冯亦代一起住进了医院,对冯亦代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患上脑血栓的冯亦代丧失了读书写字的能力,黄宗英也丝毫没有懈怠,日复一日地陪他说话,给他念书念报,甚至还耐心的教冯亦代如何发音。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黄宗英细心的呵护下,几个月后冯亦代真的康复了,虽然恢复了读书写字的能力,但是冯亦代毕竟已年老,身体还是无法维持健康的状态,没过多久又再次缠绵于病榻,而这一次的病情比上一更加来势汹汹。
冯亦代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明白自己时日所剩无几,冯亦代便写了一封情书送给黄宗英,借这封情书表达自己对她的爱以及歉意,也向黄宗英提出希望能与郑安娜合葬的愿望。
关于合葬,这是属于冯亦代与郑安娜年轻时的浪漫,他们互相约定,无论哪一方先离开人世,也一定要合葬在一起,下辈子还要再续前缘。
黄宗英也是二婚,她的前夫也因病逝世,所以黄宗英对此表达理解,也并不会因此抱怨,相爱已实属不易,希望能够珍惜当下。
就这样,在处理完自己的感情事宜后,冯亦代于2005年因病逝世,他的爱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结:
“自先沉稳,后再爱人。”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珍惜所拥有的爱,也是珍惜自己。记得有人曾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既然命运安排相遇,就不要辜负,用心去体会,一定能找到最真挚的爱情。
在爱情里从来就没有公平,也无须计较谁付出得多还是少,爱情也从来就不是公正的天平,它没有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的评判标准,它只是人们发自于内心对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