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热门博物馆“预约难”“黄牛抢票”问题?国家文物局回应

2024-09-25   上观新闻

近两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众多博物馆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今天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现象都说明,公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文博行业的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正式备案注册的6833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量达到9.4亿人次,其中暑期两个月接待观众量达2.99亿人次,江苏、山东、北京、浙江、陕西、广东6个省市的观众接待量突破了1500万。此外,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古埃及文明大展自7月19日正式开展以来,观众量已达58万人次,平均每天约1万人次。

刘洋表示,为了满足公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首先将扩大优质文化的供给能力。他指出,“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博物馆“冷热不均”的问题,如何让博物馆热得均衡,是国家文物局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未来会继续统筹不同类别博物馆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一批央地共建重点博物馆名单,并引导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大馆带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等方式,把优质的文化资源直接送到基层。同时,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指导4000多家中小博物馆进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将继续优化开放服务。今年暑期,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实施预约机制。据统计,全国6833家博物馆中,除一些热门博物馆,大多数都取消了预约机制,继续保留预约机制的博物馆也都对预约进行了优化,比如保留了人工售票窗口、电话预约等形式。今年暑期,全国1662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中有近1200家都提供了延时服务,延长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

针对“黄牛”抢票、社会讲解乱象的问题,刘洋表示,国家文物局近期与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进行了专题磋商,在北京等地开展了打击“黄牛”的专项整治行动。接下来,国家文物局将继续聚焦预约参观、讲解服务等热点问题加强规范引导,确保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再次,将积极拓展服务形式,打造公众“身边的博物馆”。刘洋介绍,国家文物局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发展“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展新模式。同时,将通过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打造流动的博物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博物馆“生活圈”,打通文化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